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事浮云变换多,归耕仍觅旧烟蓑。
城边老屋他人住,溪上荒园此日过。
社燕已非寻主入,林莺还是为谁歌。
角巾喜有邻翁在,閒与庭前盼树柯。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春日忆章屯故居(其二)》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世事浮云变换多”表达了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次句“归耕仍觅旧烟蓑”则展现了诗人渴望回归田园,重拾农耕生活的愿望。
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进一步抒发情感。“城边老屋他人住,溪上荒园此日过”写出了故居的变迁,旧时熟悉的地方如今已物是人非,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燕子不再寻找旧主人,林中的黄莺歌声依旧,却不知为谁而鸣,寓言人事更迭,物是人非的无奈。
尾联“角巾喜有邻翁在,閒与庭前盼树柯”中,“角巾”象征隐士生活,诗人欣喜还有老邻居在,可以一起在庭院中闲聊,看着树木,体现了他对淳朴乡邻关系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旧时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淡泊宁静生活的追求。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登临长忆凤凰台,六代兴衰迹已灰。
山色共知今日好,水声如诉旧时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地胜黄金与土埋。
王谢诸公吟不尽,风光留待后人来。
人烟萧索石田荒,茅屋低斜倚涧冈。
雪里送租冲虎过,雨中乏食学蚕僵。
三丁编户衣装急,百敛沿村土木忙。
懒共老农谈世事,自搔短发对斜阳。
白头难掩雪霜踪,纤手穿成络索同。
映带暮年微矍铄,遮藏秋色久蓬松。
牵丝祇讶蛛临户,览镜翻惭鹤在笼。
便与黄花相见好,不愁破帽落西风。
能得浮生几日閒,桑榆夕景渐阑珊。
病魔可避宁浮海,诗债相寻且闭关。
灯影背窗愁作伴,雨声喧枕梦惊还。
鹿车记得清溪路,稍待秋风更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