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六朝遗秀图(其一)

登临长忆凤凰台,六代兴衰迹已灰。

山色共知今日好,水声如诉旧时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地胜黄金与土埋。

王谢诸公吟不尽,风光留待后人来。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题六朝遗秀图(其一)》,通过对凤凰台的登临,诗人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首句“登临长忆凤凰台”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而“六代兴衰迹已灰”则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接着,“山色共知今日好”描绘了眼前的美景,与“水声如诉旧时哀”形成对比,以自然之景反衬人事变迁。

“天低白日浮云合”形象地展现了天空的广阔与日光的流转,而“地胜黄金与土埋”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财富与权势的淡然态度。最后两句“王谢诸公吟不尽,风光留待后人来”,诗人感慨六朝名士虽已逝去,但他们的风流佳话和壮丽景色仍等待后人去品味和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借古抒怀,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当下的欣赏,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历史感慨。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次云松长山道中

人烟萧索石田荒,茅屋低斜倚涧冈。

雪里送租冲虎过,雨中乏食学蚕僵。

三丁编户衣装急,百敛沿村土木忙。

懒共老农谈世事,自搔短发对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赋网巾

白头难掩雪霜踪,纤手穿成络索同。

映带暮年微矍铄,遮藏秋色久蓬松。

牵丝祇讶蛛临户,览镜翻惭鹤在笼。

便与黄花相见好,不愁破帽落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病中(其一)

能得浮生几日閒,桑榆夕景渐阑珊。

病魔可避宁浮海,诗债相寻且闭关。

灯影背窗愁作伴,雨声喧枕梦惊还。

鹿车记得清溪路,稍待秋风更入山。

形式: 七言律诗

述怀二首(其一)

衰年无思独栖栖,月旦何劳更品题。

自古冥飞知避弋,从来世事笑吹齑。

阶前野鹤鸡同食,谷底芳兰棘自迷。

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