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按洛西诸邑登山出永宁西望晚宿韶山寺

双旌明灭转委蛇,行遍秋山意若何。

暗谷路穷平野阔,回峦石断乱泉多。

崤陵东尽开周邑,熊耳中分放洛河。

欲举因缘寻只履,夜深随雨到岩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野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首句“双旌明灭转委蛇”中,“双旌”指的是旗帜或云气,此处可能指山峰间飘动的云彩,“明灭”则是形容这些云彩时隐时现,宛如游龙,“转委蛇”则描绘了它们柔和而曲折的姿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接下来的“行遍秋山意若何”表明诗人在这幅景象面前进行深沉的思考,“意若何”则留给读者无限遐想,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意义或是对未知的追寻。

第三句“暗谷路穷平野阔”,形容了山谷间幽深的小径最终通向开阔的平原。这里的“暗”字生动地描绘出谷中光线的稀缺和路径的曲折,给人一种探险未知世界的感觉。

第四句“回峦石断乱泉多”,则继续展现了山间景观的雄伟与神秘。诗中的“回峦”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峰,“石断”形容了山石的陡峭与断裂,而“乱泉多”则让人联想到了水声在石缝中跳跃的生动场景。

至于后两句,诗人似乎在叙述自己的行动和心境。首先,“崤陵东尽开周邑”,其中“崤陵”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山名或是泛指高大的山峰,而“熊耳中分放洛河”则描写了洛河由山间流出,分为两支的情景。这里的“熊耳”形象地比喻了山峰的雄伟。

最后,“欲举因缘寻只履,夜深随雨到岩阿”,诗人表达了想要追寻历史遗迹的心愿,但却在夜深人静、连绵细雨中到了某个岩洞之处。这里的“只履”意味着独自一人,而“夜深随雨”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以及他与自然界的亲密交流。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竺僧金总持

金轮风火转无涯,震旦观光渡海沙。

八万言诠归贝叶,三千世界聚莲花。

有缘禽鸟来波第,随喜天人尽木叉。

今古少林风月在,闭门常御白牛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天辅归休再用前韵并其弟恪子勉所和诗见寄再酬之

西北秋风动碧云,经年忽忽惨离群。

去辞北阙投新绶,归老东山缀旧文。

诗遇惠连须长价,书从阿买可张军。

平生胜理思悬解,糟粕徒观愧运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玉露漳川月,相看几上弦。

气横秋浦白,轮带女城偏。

半魄蟾犹隐,分枝桂未圆。

云衢谁可到,柅辙驻流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王夫人挽词(其一)

家声昔冠秦中望,妇学今传颍上风。

百岁流光方过半,新春逝水忽驰东。

丹山凤泣归巢冷,寒月乌啼反哺空。

他日拂弦悲旧曲,应将哀恨寄孤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