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其四十二)

一向不恁么,目视云汉,不徇人情。

一向恁么,灰头土面,带水拖泥。

恁么中不恁么,就下平高。

不恁么中却恁么,从空放下。

或有个恁么不恁么,总不管,亦无明,亦无暗,亦不放,亦不收。

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对人生、修行的深刻洞察。诗人运用了“一向不恁么”与“一向恁么”的对比,前者指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后者则可能意味着生活中的平凡与朴素。接着,“灰头土面,带水拖泥”描绘了一种不刻意追求外在光鲜的形象,强调内在的真实与自然。

“恁么中不恁么,就下平高”与“不恁么中却恁么,从空放下”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在坚持与变通之间寻求平衡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坚定地遵循自己的原则(“恁么中不恁么”),而在其他时候,则应灵活变通(“不恁么中却恁么”),这体现了对情境的敏感与适应能力。

“或有个恁么不恁么,总不管,亦无明,亦无暗,亦不放,亦不收”这一段,表达了在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时,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既不被光明所迷惑,也不被黑暗所束缚,既不执着于得失,也不轻易放弃。

最后,“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以自然界的景象作结,暗示了最终的归宿与解脱,如同霜夜之月,无论明暗,都自然地流向溪流,象征着生命的自然流转与最终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修行的真谛,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各种境遇时,保持内心的清明与自由,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顺应,最终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收录诗词(73)

释克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三)

第一句下荐得,祖佛乞命。

第二句下荐得,人天胆落。

第三句下荐得,虎口横身。

不是循途守辙,亦非革辙移途。

透得则六臂三头,未透亦人间天上。

生涯只在丝纶上,明月扁舟泛五湖。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四)

大道无向背,至理绝言诠。迥出三乘,高超十地。

万法不到处,特地光辉。生佛未分时,灵光独耀。

不落闻见,不随色声。

直下无一丝毫头,遍界全彰奇特事。

直饶棒头取證,喝下承当,犹是曲为今时。

更或光境俱忘,契心平等,毕竟亦非的旨。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理绝,事绝,行绝,照绝,用绝,权绝,实绝,直似倚天长剑,凛凛神威,铁牛之机,牢笼不住。

今日幸对明眼人前,不敢被盖囊藏。

八字打开去也,耀古腾今活鱍鱍,大千沙界露全身。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五)

深深处,无物堪比伦。浅浅个,两手相分付。

以一统万,穿众穴于毫端。

补短截长,握秤尺于掌内。

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推。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四十六)

叶落知秋,动弦别曲。定光拈手,智者点头。

承当于文彩未彰前,相照向是非得失外。

不涉廉纤,如何通信。万景徒有象,孤云本无心。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