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集英殿秋宴

殿幄陈金石,宫梧集凤凰。

侍臣严虎帐,法衮被龙章。

九谷初登稔,群黎共乐康。

宴盘犀作镇,舞缀锦成行。

玉碗盛冰滑,纱笼奏馔凉。

庑深容小语,槐密漏微阳。

庭立卫兼霍,坐尊萧与张。

清尘汲瑶井,泛宇蔼天香。

兽跃缘橦地,旗开踏鞠场。

楼传红帻唱,帘隐内家妆。

鸱攫曾无弹,蜂来误有芳。

门傍铜铸马,帝所翠为觞。

万国趋王会,诸公佩水苍。

螭头左史笔,陛楯半更郎。

雅著明时乐,需言盛德光。

添花慕平一,赐菊异元常。

身已陪多士,心宁愧下乡。

薄才何所补,歌咏播殊疆。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宫殿中陈列着金银石像,宫梧上栖息着凤凰。
侍臣们在威严的军帐中守卫,龙袍披在官员身上。
五谷丰登,百姓共享安宁,宴会上犀角镇盘,舞蹈如锦绣排列。
玉碗盛满冰滑的饮料,轻纱笼罩的菜肴清凉可口。
走廊深处适合低语,槐树浓荫下透出微弱阳光。
庭院卫士如同霍去病、萧何,座位尊贵者有萧和张。
清风从瑶池汲取甘甜,香气弥漫天空。
兽类跳跃在橦木上,旗帜飘扬在蹴鞠场上。
楼上传来红巾女子的歌声,帘后隐藏着宫中佳人。
鸱枭未曾侵犯,蜜蜂误以为有花香。
门前铜马象征皇权,皇帝之杯翠绿如玉。
各国诸侯汇聚王会,众公卿佩戴碧蓝的水苍玉。
螭头上的史官握笔记录,殿前的卫士轮班值守。
在太平盛世,赞美美德的诗篇发扬光大。
赏赐菊花以示特殊恩典,不同于寻常时节。
我虽才能有限,但愿歌声传播到远方。
在众多才子之中,我心中并无愧疚。
我的微薄才华有何补益,唯有歌咏流传各地。

注释

殿幄:宫殿帷幕。
宫梧:宫廷中的梧桐树。
侍臣:宫廷侍从。
法衮:古代帝王的礼服。
九谷:泛指各种谷物。
红帻:红色头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梅尧臣在集英殿秋宴上的景象,通过对宫殿内的豪华装饰、庄重仪式以及宴会欢乐气氛的细致刻画,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繁荣。诗人以金石、凤凰、侍臣、法服等元素烘托出殿堂的尊贵,同时通过丰收、百姓安康、美食佳酿等描绘了宴会上的和谐与欢乐。

"殿幄陈金石,宫梧集凤凰"两句,形象地写出殿内的富丽堂皇;"侍臣严虎帐,法衮被龙章"则体现了官员们的严肃与尊贵。接着,诗人通过"九谷初登稔,群黎共乐康"表达了丰收带来的喜悦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宴会上,"玉碗盛冰滑,纱笼奏馔凉",食物精致且清凉可口;"兽跃橦地,旗开踏鞠场"则展示了体育活动的热闹场景。诗人还提到了宫中女子的美丽和宴会的秩序井然。

整首诗语言华丽,富有画面感,既赞美了皇家的荣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体现了梅尧臣对盛世的赞美和对国家的忠诚。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石昌言求牡丹栽

昔年药栏下,已多香草名。

更移花本去,聊助日边荣。

莫问西都品,存吾旧友评。

会应包萼吐,可与魏姚并。

带土归金谷,封根近玉京。

谪仙方醉咏,不倚锦官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江邻几咏雪二十韵

十一月将雪,寒谁计有无。

云横冻鵩翼,霰集泣蛟珠。

万里风为使,千门玉作枢。

缟衣来自郑,涛鹭卷从吴。

积甲闻熊耳,观鹅入越都。

庭槐高臃肿,屋盖素模胡。

骋巧能藏丑,论功解饰枯。

巢禽皆白凤,来兽必驺虞。

辽俗休誇豕,燕丹久望乌。

袒裘无壮臂,附火念焦颅。

歌竹休王满,餐毛活使苏。

亡羊何可问,别鹤不应孤。

靡密同脂网,萦回似舞姝。

渐深由片片,取重本铢铢。

日月方收照,乾坤不辨隅。

虽轻自相压,更絜亦终渝。

饥虎僵幽谷,游龙脱劲须。

佳人调密蔗,公子拥貂狐。

共是空囊客,曾非暖席儒。

黄昏特过我,兴与灞陵俱。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游延羲阁后药栏

授经闻汉帝,尝此讲秦馀。

一日承丹诏,同时见子虚。

来游琼阁外,閒傍药栏初。

柳絮轻黏履,薇条涩惹裾。

解归巢上燕,思寄袖中书。

此鸟如矜慎,飞飞与客疏。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和通判太博鸡冠花十韵

神农记百卉,五色异甘酸。

乃有秋花实,全如鸡帻丹。

笼烟何耸耸,泫露更团团。

取譬可无意,得名殊足观。

逼真归造化,任巧即彫剜。

赤玉书留魏,丹砂句诵韩。

诚能因物比,谁谓一时难。

有客驱辞颖,临风运笔端。

尝嗟古吟缺,每惜此芳残。

揣情苦精妙,继音惭未安。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