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木白衣相赞

斤斯运,垩斯斲。鼻不伤,立自若。

臻极之技,与物不二。惟其不然,一理万致。

我观此像,殆非人为。就能为之,技不宅微。

矧此匠氏,应以此机。应以此身,化巧幻奇。

曰余眊然,两眼如镜。弗能审观,独以耳听。

反听绝眹,对此殊胜。小白花山,下瞰巨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檀木白衣相赞》。诗中通过描述一尊檀木雕刻的白衣相,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深刻的哲理。

首先,诗中运用了“斤斯运,垩斯斲”来形容匠人的雕刻技艺,巧妙地运用了“斤”(斧头)和“垩”(白土)这两个工具,形象地描绘了匠人在雕刻过程中的动作和技艺。接着,“鼻不伤,立自若”则赞扬了匠人技艺的精湛,即使在雕刻精细部位也能保持稳定,不损伤任何细节。

“臻极之技,与物不二”表达了匠人技艺达到了极致,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展现出匠人对技艺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接下来的“惟其不然,一理万致”则是对匠人技艺的高度概括,即通过单一的原理,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艺术作品。

诗人进一步赞美了这尊白衣相像是非人为创造的奇迹,即使能够模仿这种技艺,也难以达到匠人那样的微妙之处。最后,诗人提到自己虽然视力不佳,只能依靠耳朵来感受这尊雕像的存在,却依然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甚至从这尊雕像中看到了“小白花山,下瞰巨浸”的景象,表达了对匠人技艺的深深敬仰和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匠人的高超技艺,还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艺术、自然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艺术与哲学的融合思考。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慈感圭老请赞无量寿像

十方取土,曰清泰城。又曰极乐,与苦浊邻。

厌苦知乐,不毫忽间。一念勇往,即念而瞷。

惟忆惟念,匪疾匪迟。忆而不忘,念兹在兹。

如求亡子,如丧考妣。如疢需石,如渴需水。

以如是故,曾何远人。人人亡羊,入生死轮。

法法惟心,心亦非心。郑卫嘈杂,水鸟树林。

悠悠渐修,额额阐提。同摄罔遗,妙在不疑。

疑则疑城,日劫倍蓰。东隅既失,桑榆可冀。

粤若二仲,达圆顿机。路壅般舟,手自剪夷。

池栽芬陁,社结名胜。一十有八,是修是证。

天台嗣响,的传自衡。和者如云,调高倡宏。

六朝逮今,衣冠缁褐。愚夫愚妇,爰同此筏。

哂乃二瓠,载沉载浮。即窒即海,善柳柳州。

见月因摽,执指成咎。舍有相佛,观无量寿。

形式: 四言诗

天乐赵紫芝画像赞

一点虚明,八窗玲珑。万波不浑,百川自东。

殆见其洒然乎外,孰知其渊乎其中。

谓其襄阳漫仕,曰吾不为南宫。

谓其江湖散人,曰吾不为龟蒙。

乌在乎仪刑,先进而丹青太空。

形式: 押[东]韵

东坡画像赞

帝哀先生,为天下忌。速反其辕,卒不憖遗。

遂骑箕尾,而分天章。云汉昭回,衣被八荒。

载驱六丁,收拾文字。神京遐陬,旁罗曲致。

落人间者,太山毫芒。寒者绮纨,馁者稻粱。

取彼谮人,投畀豺虎。既粱其饩,而纨其裤。

豢以人爵,俾敏厥修。息公之谮,承天之休。

形式:

二桃杀三士赞

大匠不弃栎社之木,良医不遗乌喙之毒。

务急吾用,不一而足。苟适其时,虽弃必录。

方其用时,有正有奇。颠兮吾扶,危兮吾持。

相道巍巍,二氏似之。哂乃齐相,曾不尔思。

夫三子者,谬以力胜。胜力以德,孰敢不敬。

徒丧厥德,以致其命。一念之忍,桃乃其阱。

欲济缓急,图任媕娿。爪牙不铦,其如之何。

盍观相如,伸秦屈颇。隐然长城,无庸干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