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中

久客仍流转,愁人独远征。

釜遭行路夺,席与舍儿争。

混迹同佣贩,甘心变姓名。

寒依车下草,饥糁䥶中羹。

浦雁先秋到,关鸡候旦鸣。

蹠穿山更险,船破浪犹横。

疾病年来有,衣装日渐轻。

荣枯心易感,得丧理难平。

默坐悲先代,劳歌念一生。

买臣将五十,何处谒承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旅中》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描绘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孤独远征的生活状态。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艰辛、人生的无常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久客仍流转,愁人独远征”,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长期在外,四处漂泊,内心充满愁苦,独自一人踏上遥远的征途。接着,“釜遭行路夺,席与舍儿争”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不仅生活用品被路人夺取,连休息的地方也与孩童争夺,生活之困顿可见一斑。

“混迹同佣贩,甘心变姓名”表现了诗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与商贩为伍,甚至不惜改名换姓,隐匿身份,以求自保。接下来,“寒依车下草,饥糁䥶中羹”则进一步描述了生活的艰苦,寒冷时只能依靠车下的草取暖,饥饿时只能以羹为食,生活条件极其简陋。

“浦雁先秋到,关鸡候旦鸣”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而“蹠穿山更险,船破浪犹横”则描绘了旅途中的险阻,即使山路险峻,船只破旧,也无法阻挡前行的脚步。

后半部分“疾病年来有,衣装日渐轻”反映了诗人年老体衰,疾病缠身,衣物也因长期漂泊而变得轻薄。面对人生的无常,诗人感慨“荣枯心易感,得丧理难平”,既感叹人生荣华与衰败的易感,又难以接受命运的不公。

最后,“默坐悲先代,劳歌念一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一生辛劳的回顾。而“买臣将五十,何处谒承明”则是以汉代著名贤士朱买臣的故事作为结尾,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詶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巳无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张山人应鼎还江阴

旧京秋色转霏微,目送毗陵一雁飞。

笑我畏人能久客,嗟君怀土便思归。

风高海气龙王庙,水落江声燕子矶。

卉布家乡多已作,此行须换芰荷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其一)

一生愁恨集今辰,尚有微躯系五伦。

泪尽宛诗言我日,悲深鲁史笔王春。

山头马鬣封孤子,天上龙髯从二亲。

留此一丝忠孝在,三纲终古不曾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其二)

帝后登遐一忌辰,天雠国耻世无伦。

那知考妣还同日,从此河山遂不春。

宏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

人间若不生之子,五岳奔颓九鼎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