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有感

洛川三月鹎鵊鸣,游絮萦空尘不惊。

茸茸草色铺风软,点点杨花著水轻。

何处浮云度天末,不妨微雨破春晴。

江南有客增归思,怅望汀洲蘋芷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洛川三月鸟儿啼叫,柳絮飘飞天空静悄悄。
柔软的草地上绿意盎然,杨花轻轻落在水面漂浮。
天边浮云悠悠过,小雨滴破春日晴空的宁静。
江南游子添归乡之情,遥望水边的蘋花与芷草心生惆怅。

注释

洛川:指洛河,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
鹎鵊:鸟名,又名黄莺。
游絮:随风飘动的柳絮。
茸茸草色:青翠的草地。
杨花:柳树的种子,也称柳絮。
天末:天边。
微雨:小雨。
汀洲:水边的平地。
蘋芷:水生植物,蘋为浮萍,芷为白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归思之情。

“洛川三月鹎鵊鸣”一句,以动听结合,将时间和空间交织在一起,“鹎鵊”即是鸟语,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游絮萦空尘不惊"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平静态度的观察,"游絮"指的是轻盈的花絮,它们在空中飞舞而不会引起尘土飞扬,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茸茸草色铺风软”、“点点杨花著水轻”两句,更是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茸茸"形容草色浓密而柔软,"铺风"则是草色随风飘动的意象;"点点"形容杨花散落如点点星辰,而"著水轻"则是对它们在水面上漂浮不沉的细节描写,这些都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深切感受。

“何处浮云度天末,不妨微雨破春晴”表达了一种期待和愿望,诗人希望某处的浮动云朵能够穿越天际,而不介意微细的春雨打破晴朗的天气,这里流露出对自然界变化的顺应与喜悦。

最后,“江南有客增归思,怅望汀洲蘋芷生”一句,则将诗人内心深处的归乡之情与外在景物相连。"江南有客"暗示了诗人的游子身分,而"增归思"则是对家乡的无尽思念;"怅望汀洲"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蘋芷生"则是在描绘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层次分明、意境丰富的语言,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篇抒情性质的佳作。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春望

暖日晴薰草,清淮阔浸天。

地卑连远水,城废入春田。

目极风灯外,愁悬泪脸边。

人生苦多感,花柳自年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望

鸟去晴云外,帆归芳草边。

平淮分绿野,春树接低天。

残蘖寒馀烧,新青雨后田。

年来千里目,容易泪双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寒

客舍逢桃李,清樽聊自欢。

梦中经夜雨,醉里度春寒。

草色远还绿,鸟声晴更繁。

预期多病眼,花发更辞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春寒二首(其二)

漠漠阴还合,迢迢日自长。

云容将雨露,山意自风霜。

栏甲青辞土,园枝笑倚墙。

薄寒能几许,春雨满池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