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二)

与君藉草湖边坐,听我论怀句句真。

慵斗睡魔强分怯,懒酬诗债不须瞋。

亦知人寿一百岁,已识老来三十春。

相见几回开口笑,忧愁风雨可胜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真挚的友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与君藉草湖边坐”,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湖边草地上席地而坐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听我论怀句句真”一句,表明诗人将要分享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友人进行深入的交流。

“慵斗睡魔强分怯,懒酬诗债不须瞋。”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态度。慵懒地与睡魔抗争,却因害怕失败而显得犹豫;对于诗债(即应酬诗作的请求),则选择懒散应对,不需因此感到愤怒或不满。这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愿被外在的事务所束缚。

“亦知人寿一百岁,已识老来三十春。”诗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但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已经经历了三十个春秋的岁月。这句话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生命体验的总结。

“相见几回开口笑,忧愁风雨可胜频。”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的相聚时光,表达了对快乐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忧愁和风雨表示了一种超脱的态度。诗人似乎在说,虽然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与朋友的欢聚时刻足以冲淡这些忧愁,使生活充满阳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时间的感悟,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三)

湖水行歌鸭绿新,吴音清软十分真。

但知客子幽情快,不管游人醉眼瞋。

戈昔曾闻能倒日,笔今犹喜解收春。

剩将诗句藏深箧,归去须知展玩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四)

处处山川俱胜绝,满村风物自纯真。

横舟隔岸殊堪唤,吠犬随人不识瞋。

归鸟独飞当晚照,鸣鸠相应正深春。

心期卜筑藏幽隐,忽笑行行指划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五)

湖山昔梦虽非实,开睫今游未必真。

久客情多空自厌,故山归晚欲谁瞋。

聊将愁里十分兴,更赏湖边一半春。

君傥肯来尤所愿,莫辜日日作诗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廓然再和复答之六首(其六)

绕舍初晴对意新,出门幽鸟语如真。

催耕布谷殊堪听,劝客提壶却莫瞋。

垄麦约风远有浪,海棠经雨匆添春。

可怜好景无人共,回首斜阳太息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