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夜对月

正愁苦雨作梅霖,向晚云开见远岑。

天净已推圆镜上,山高犹隔半村阴。

清光本自无圆缺,人世果谁分古今。

明夜阴晴不可断,栏杆独倚漫沉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朱同的《五月十五夜对月》描绘了诗人夜晚观月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哲思。首句“正愁苦雨作梅霖”表达了诗人对于连绵阴雨的不满,而“向晚云开见远岑”则转而描绘了雨后云开,远处山峰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带来一丝慰藉。

“天净已推圆镜上”运用比喻,将明亮的月夜比作镜子,形象地展示了月光的皎洁。然而,“山高犹隔半村阴”又揭示了月光虽明亮,但仍有部分被山峦遮挡,暗示人生的不完美和世事的难以尽如人意。

“清光本自无圆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月亮的盈亏变化象征着生活的起伏,而“人世果谁分古今”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最后,“明夜阴晴不可断,栏杆独倚漫沉吟”以诗人独自凭栏,沉思未来阴晴未卜的生活,收束全诗,留下深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月夜之景,寓言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215)

朱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字:大同
  • 号:朱陈村民
  • 籍贯:徽州府休宁

相关古诗词

同董伯和登砂子岭观圣潭瀑布

小径穿溪断复通,丛林阴翳失西东。

重岩直入九霄上,古庙深临万壑中。

白日忽惊飞急雪,青潭慎勿怒潜龙。

谁知一勺灵湫水,解与人间作岁丰。

形式: 七言律诗

上江山中即事

山上青山楼上楼,结楼高下倚林丘。

通幽一径苔藓滑,压屋四山空翠流。

松梢滴露作疏雨,岚气入檐生早秋。

我来暂下陈蕃榻,一洗平生今古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至枫林登东山楼有感

楼隐乔林白日长,桂花不断四时香。

山蒸岚气作朝雨,竹引水风生晚凉。

身在岂应愁计拙,兴来时复动诗狂。

东山一为苍生出,赢得人间话几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曹操杨修玩曹娥碑图

江水粼粼照岸浮,古碑如堠立江头。

谁知手撚吟髭日,已是心疑国士秋。

奸计不逃人物议,画图解写古今愁。

沽才斗虏固应尔,更有同时鹦鹉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