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穴

百尺苍坚穴翠岚,天痕非擘亦非镵。

先王图史谁分掌,后世疏慵不复探。

定有龙虬蟠寂寂,何如苔藓乱鬖鬖。

老师更说神灵事,只读高碑去未甘。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名为《禹穴》,是宋代诗人陈舜俞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禹穴的景象,通过对百尺高的山洞和翠绿山岚的描绘,展现出古老神秘的氛围。"天痕非擘亦非镵"一句,暗示了禹穴的自然痕迹并非人力所能刻画,强调其历史的久远和自然的神奇。

诗人接着思考,古代帝王的图腾和史书如今由谁掌管,后世之人因懒散而不再深入探究。他借龙虬盘旋的意象,表达对禹穴深藏不露的敬仰,又以苔藓蔓延的对比,寓意历史的沉淀与遗忘。最后,诗人提到老师讲述的神灵故事,虽感兴趣,但仍觉得未能满足,意欲亲自探寻那高耸的碑文,以求更深层次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和想象,寓含了对历史遗迹的敬畏和对知识探索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57)

陈舜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种梅

始我窥山中,早与梅花期。

低回遂四十,种树计已迟。

樵夫致远蘖,园官送新枝。

故土谨包裹,深根屡培滋。

连宵霢霂雨,迨此初阳时。

绕径一百树,抚视如婴儿。

古来横斜影,老去乃崛奇。

嗟尔生也晚,笑我行且衰。

世人非金石,或作千年资。

转眼共零落,较此不更痴。

有情且寓赏,勿著喜与悲。

青赤粲点白,一笑唱吾诗。

百年霜雪过,好者知为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诗僧惠师

萧然林下人,病骨霜松槁。

若为诗家流,力压古人倒。

琢句如琢玉,得之若得宝。

有时到极挚,直可补元造。

平生乐此乐,白头不知老。

数年吴楚游,咏遍泉石好。

却怀钟山隐,乡思满春草。

橐中何以归,篇篇有留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南康刘道纯秀才起应新诏

太平天子厌弊旧,尽解纲条重结纽。

一朝进士各名经,五百年来病声偶。

弟子增员岩穴空,博士献书车马走。

鸿薄青冥昔在笼,鱼忆沧浪今脱笱。

乘时得志君其人,平生好学气撞斗。

诋诃毛郑为低眉,辨说仪秦不容口。

本需束帛贲圭衡,勉应新书辞畎亩。

时髦往往出江南,解褐须期居帝右。

藏珍韬椟元待价,搦矢抚弦须应手。

勿学迂疏鲁两生,是古非今空白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圆通行

庐山之西形势聚,无位真人依位住。

地祇掣锁金城开,石龙喷水银潢注。

峰峦约勒万马回,杉松自作千兵护。

宝殿峥嵘跨碧霄,圆容丽服微西顾。

江南妃子亲施田,香饭供僧无亿数。

法焰相传十二人,师泛铁船杨子渡。

杨子渡头秋风高,霹雳驾雪翻惊涛。

中有渔家妙绝手,一钓三山连六鳌。

纵时大地悉震恐,收来尘刹无纤毫。

当年曾许心莫逆,今朝又作圆通客。

挂冠已脱尘俗缘,一心愿住清凉国。

清凉之国进能知,日长马倦人多迷。

从来闻说曹溪路,只今踏断庐山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