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曲王尊师

不与俗人接,草堂云自封。

有时鍊丹去,无处觅行踪。

树暖猴扪虱,花香鹿养茸。

曾期尸解后,终隐大茅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不与世俗之人交往,我的草堂被云雾围绕。
有时我会炼制丹药,但找不到我去向何处。
猴子在温暖的树下抓痒,鹿儿在花香中悠然吃草。
我曾期待死后能羽化成仙,最终永远隐居在大茅峰。

注释

不与:不与……交往。
俗人:普通人。
草堂:简陋的房屋,此处指诗人隐居之处。
云自封:云雾缭绕,仿佛自我封闭。
鍊丹:炼制丹药,道教修炼的一种。
觅:寻找。
行踪:行迹,去向。
树暖:温暖的树荫。
猴扪虱:猴子抓痒的动作。
鹿养茸:鹿在保养鹿茸,可能指鹿的生活习性。
尸解:道教术语,指修炼者死后灵魂升天。
终隐:最终隐居。
大茅峰:虚构或实际存在的山峰,象征隐逸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遁世隐居的生活状态。"不与俗人接,草堂云自封"表明了诗人与世隔绝,不愿与凡尘俗人交往,而是选择在自己的草堂中,与云相伴,享受那份宁静和自由。

"有时鍊丹去,无处觅行踪"则透露出诗人可能是一位修道者,或至少对道家思想有所向往。"鍊丹"指的是炼制仙丹的过程,而"无处觅行踪"显示了这种追求的隐秘和神秘。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树暖猴扪虱,花香鹿养茸"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树暖猴扪虱"可能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而"花香鹿养茸"则是夏季景象,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曾期尸解后,终隐大茅峰"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后的超脱态度。"尸解"可能指的是肉体的消亡,而"终隐大茅峰"则是选择在一座远离尘世的大山中永远隐藏自己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超脱俗世生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自守、遁隐于世的向往,以及对道家修炼和追求长生不老的信仰。

收录诗词(266)

宋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 字:子虚
  • 籍贯:元平江路

相关古诗词

旧内臣家老马

罢直奚官雪满腮,少年曾扈上之回。

金砧戍削蹄多裂,玉秣辛酸齿半摧。

苜蓿地閒春草遍,葡萄宫废野花开。

病嘶破枥秋风夜,犹忆先朝较猎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观沈氏盆开双头莲花戏作

一枝倾国又倾城,笑并香腮百媚生。

湘浦二妃窥宝镜,星宫双六下银泓。

金波影俪婵娟巧,玉露心分沆瀣清。

曾向鸳鸯屏上看,野花空得合欢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初夏别业

别墅清深无俗人,蛛丝窗户网游尘。

绿阴镂日新欢夏,红雨鏖花故恼春。

病去情怀逢酒恶,困来天气与茶亲。

壁间乌帽长閒却,肯学陶家戴漉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别惠上人

秋归虎溪月,携锡入云松。

又向深山住,还闻古寺钟。

出生供野鸟,持咒伏潭龙。

好去东林下,吟看五老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