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二○○)

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

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千年的石头上留下了古人的足迹
在万丈高的岩石前只留下一片空白

注释

古人踪:古代人的痕迹或遗迹。
万丈岩:极高峻的岩石。
一点空:一片空旷或空白的地方。
明月照:明亮的月光照耀。
常皎洁:常常显得洁白无瑕。
寻讨问西东:寻找探索,询问东西方向。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诗篇。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千年石上古人踪”和“万丈岩前一点空”来勾勒出一个悠久而广阔的历史与空间场景,通过这样的设定,引出了“明月照时常皎洁”的意象。这里的“明月”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写实,更有着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永恒不变的象征意义。而最后两句“不劳寻讨问西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或生命意义的探索并不需要过多的寻求与讨论,似乎在暗示一种道家或者禅宗的哲学观点,即万事皆归于自然,无需多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邃,意境辽阔而含蓄,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谜的独特感悟与思考。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三)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诗三百三首(其四)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诗三百三首(其五)

琴书须自随,禄位用何为。

投辇从贤妇,巾车有孝儿。

风吹曝麦地,水溢沃鱼池。

常念鹪鹩鸟,安身在一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诗三百三首(其六)

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

欲验飞凫集,须徵白兔游。

灵瓜梦里受,神橘座中收。

乡国何迢遰,同鱼寄水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