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禁苍苍换直还,暂低鸾翼向人间。
亦知受业公门事,数仞丘墙不见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人间的生活状态。"晓禁苍苍换直还"中,"晓禁"指的是清晨时分,禁闭的大门即将打开,而"苍苍"则形容早晨天色尚蒙昧不明,诗人似乎在这个时候准备离开某个地方,"换直还"可能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回归或返璞。
"暂低鸾翼向人间"里,"鸾翼"常用来比喻仙鹤,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的高洁脱俗,或是一种仙境的意象。"暂低"则表现出一种不愿久留的人间态度。
"亦知受业公门事"这句话中,"受业"通常指的是学习或接受知识,而"公门"可能是指官府之门,这里可能是在说诗人也了解到仕途的繁琐和世俗的复杂。
"数仞丘墙不见山"则通过对比来强化诗人的感觉,尽管"数仞"表明频繁地计算或估量,但即便如此,在高大的丘墙之中,也看不见远处的山峰。这可能是形容诗人在世俗的围困下,即使心向往外界的大自然也无法得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脱离尘世的渴望,以及对于人间繁琐事务的淡漠。
不详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
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六国唯求客,千金遂筑台。
若令逢圣代,憔悴郭生回。
凭槛霏微松树烟,陶潜曾用道林钱。
一声寒磬空心晓,花雨知从第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