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戊申百五王野处酌别

青青杨柳丝丝雨,他乡又逢寒食。

几度刘郎,当年曼倩,迢递水村烟驿。寻踪访迹。

正马上相逢,杏花狼藉。

惟有沙边,旧时鸥鹭似相识。

天涯流浪最久,十年何所事,幽愫历历。

换字鹅归,看梅鹤去,回首征衫泪渍。新欢旧忆。

笑客处如归,归处如客。独倚危阑,乱山无数碧。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宋词《齐天乐·戊申百五王野处酌别》由柴望所作,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在寒食时节重逢旧景的感触。开篇以“青青杨柳丝丝雨”营造出凄清的氛围,暗示了他乡的陌生与孤寂。"他乡又逢寒食"点明节令,勾起对家乡和往昔的怀念。

"几度刘郎,当年曼倩"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迢递水村烟驿"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下来,诗人通过"寻踪访迹"和"杏花狼藉"的场景,追忆过去与友人的邂逅,而今只有鸥鹭似曾相识,更显孤独。

词的下片转向内心世界,"天涯流浪最久"直抒胸臆,表达漂泊无定的苦闷。"十年何所事,幽愫历历"反思过去的岁月,感叹时光流逝。"换字鹅归,看梅鹤去"借物寓情,表达对故乡和亲友的深深思念。最后,诗人感慨"新欢旧忆"交织,虽身处他乡,却有如归之感,但又感叹"归处如客",孤独无依。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离别之际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故乡和旧日生活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71)

柴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号:秋堂
  • 籍贯:江山
  • 生卒年:1212—1280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一)山河

登高回首,叹山河国破,于今何有。

台上金仙空已去,零落逋梅苏柳。

双塔飞云,六桥流水,风景还依旧。

凤笙龙管,何人肠断重奏。

闻道凝碧池边,宫槐叶落,舞马衔杯酒。

旧恨春风吹不断,新恨重重还又。

燕子楼高,乐昌镜远,人比花枝瘦。

伤情万感,暗沾啼血襟袖。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

春来多困,正日移帘影,银屏深闭。

唤梦幽禽烟柳外,惊断巫山十二。

宿酒初醒,新愁半解,恼得成憔悴。

髼松云鬓,不忺鸾镜梳洗。

门外满地香风,残梅零乱,玉糁苍苔碎。

乍暖乍寒浑莫拟,欲试罗衣犹未。

斗草雕阑,买花深院,做踏青天气。

晴鸠鸣处,一池昨夜春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丙辰寄钱若洲

匆匆别去,算别来、又是几番春暮。

酒债不偿还似可,负了若干吟句。

渭北春天,江南夜雨,总是伤情处。

黯然消歇,绿杨一阵莺语。

空记十载嬉游,如今蓦地,两处成离阻。

纵是相逢天涯路,难觅年时欢侣。

寄语东君,岁华不驻,谁为留春住。

小楼昨夜,东风依旧飞絮。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祝英台/祝英台近.丁巳晚春访杨西村,湖上怀旧

小船儿,双去橹。红湿海棠雨。

燕子归时,芳草暗南浦。

自从翠袖香消,明珰声断,怕回首、旧寻芳处。

向谁语。可怜金屋无人,冷落凤箫谱。

翠入菱花,蛾眉为谁妩。

断肠明月天涯,春风海角,恨不做、杨花飞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