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院和李提管韵

圣世旁搜盛武宣,几人舍耒叹胝胼。

武成宜取二三策,稽古还誇数万言。

充栋此时唯恐后,著鞭他日竟谁先。

空筌相对真堪笑,半夜鱼龙已变迁。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试院和李提管韵》是宋末元初诗人牟巘所作,通过诗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圣世旁搜盛武宣,几人舍耒叹胝胼”描绘了盛世之下,人们为了国家的繁荣而辛勤劳作的情景。这里的“圣世”指的是太平盛世,“旁搜盛武宣”则表达了国家在军事上的强大与辉煌。“几人舍耒叹胝胼”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得不放弃农耕,辛勤工作,甚至付出身体的代价。

颔联“武成宜取二三策,稽古还誇数万言”进一步阐述了在军事与文化两个层面,如何平衡发展。这里“武成”指军事成就,“二三策”可能是指几种策略或方法,“稽古”则是研究古代的历史与文化,“数万言”则代表了丰富的知识与论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如何在军事与文化上取得平衡,以及如何在历史与现实中找到正确道路的思考。

颈联“充栋此时唯恐后,著鞭他日竟谁先”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紧迫感的认识。这里的“充栋”形容书籍堆积如山,暗示了知识的积累与学习的重要性;“唯恐后”则表达了作者担心自己在学习与进步上落后于人的忧虑;“著鞭他日”则意味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有人先于自己取得成就。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对于自我提升与竞争意识的深刻理解。

尾联“空筌相对真堪笑,半夜鱼龙已变迁”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里的“空筌”可能指的是空洞的理论或无用的知识,“相对”则表示两者之间的对比,“真堪笑”则表达了对过去某些观念或做法的讽刺。而“半夜鱼龙已变迁”则以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化,暗示了历史的不断前进与变革。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以及时间流转的思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诗人传达了对时代变化的敏感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无党为东冈赋远游余卧病空山闻而壮之和韵为别

鬓丝梅雪两鬖鬖,底事征车又指南。

自是曾游习蛙黾,不妨小住话鱼蚕。

掺袪中岁情良苦,秉耒平生分所甘。

若有书来访生死,白云多处是吾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和善之寄游何道二山(其一)

行尽千峰日未晡,斋馀扣槛唤红鱼。

百梁扶栋神输巧,一铎鸣檐乐出虚。

那得诗情陪岛可,但誇山色胜衡庐。

老禅趺坐浑无语,案上旁行几叶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善之寄游何道二山(其二)

两人相对说蚕丛,蒿稆堪嗟满故宫。

忽见画图如雪外,不知身世此山中。

馀生才寓一稊米,独往殊欣六尺篷。

寄得诗来何处觅,南湖蒲稗没凫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李仲宾同知

一别丰仪十载间,新春再见为开颜。

鸡林传去诗如锦,龙节归来鬓未斑。

白日丝纶端可待,平分风月早须还。

此行已满英雄彀,同上烟霞紫禁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