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日苦易短,燕鸿暮何之。
念尔舍沙漠,为此万里飞。
衔芦不厌高,系书端寄谁。
寒声夜相呼,客子涕已垂。
声断肠亦断,归期各何时。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听到壁间蟋蟀鸣叫时的感慨,诗人通过寒日、燕鸿、沙漠、芦苇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的氛围。诗中“寒日苦易短”、“燕鸿暮何之”、“念尔舍沙漠”等句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思念之情。“衔芦不厌高,系书端寄谁”,则以芦苇为喻,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想要传递信息却无从寄送的无奈。“寒声夜相呼,客子涕已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凉与孤独,以及旅人因思念而落泪的情景。“声断肠亦断,归期各何时”,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归家的渴望,情感深沉,引人共鸣。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出宋诗特有的意境之美。
不详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骑龙上天入太清,继世而往在我盈。
握铃而呼大司命,主非使者走折胫。
乃知神仙非智巧,积功累行如邠镐。
专怀邪辟祈长年,谁言淮南鸡犬飞上天。
安期生,赤玉舄,遗之东海滨。
千年求我蓬莱下,祖龙岂是千年人。
安期一量舄,葱岭一只履,茫茫九州在泥滓。
至人去之如脱屣,吁嗟祖龙萧翁宁悟此。
鲤鱼腹中有隐符,白鱼腹中有素书。
鞭灵走石才一戏,骑麟上天亦徒耳。
谁能解衣涿水中,使人呼指赤鲩公。
莫作龙眉山头客,三百年不得作直。
故应未办作李公,投身百斛旨酒中。
鼓琴先生有怒色,有爱终当为物役。
江都王勿预人事,裸虫膏血使谁从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