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其一)

庆历公偕起,元丰我独伤。

两楹终昔梦,五鼎继前丧。

薰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

素风知不坠,能世有诸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庆历年间他一同兴起,元丰年间我独自感伤。
过去的岁月里,我们的梦想只剩两楹,先人的荣光如同五鼎已逝去。
曾经攀折过桂花的荣耀,如今只能在休息的棠树下回味。
朴素的家风我知道不会消亡,希望家族能世代出英才。

注释

庆历:指宋仁宗庆历年间。
偕起:一同兴起。
元丰:宋神宗年号。
独伤:独自感到悲伤。
两楹:比喻过去的辉煌或理想。
五鼎:古代祭祀时用的五种不同形状的鼎,象征显赫地位。
继前丧:继承先人的衰落。
薰歇:芳香消散,比喻过去的荣耀不再。
攀桂:比喻科举及第,取得功名。
憩棠:休息在棠树下,寓指安逸的生活。
素风:朴素的家风。
不坠:不会消失。
能世:能延续的世代。
诸郎:众多的才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哀伤之情。诗中“庆历公偕起,元丰我独伤”两句,通过对比庆历年间与朋友同行与元丰年间独自遭受伤痛的情形,抒发了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两楹终昔梦,五鼟继前丧”表明了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成为梦境,而那些珍贵的友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里的“两楹”和“五鼎”可能是诗人用来比喻友谊的深厚与坚固。

接下来的“薰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则描绘了诗人在朋友面前的亲切情态,以及对那份美好时光的怀念。桂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尊贵,而“攀桂”常用来比喻追求高尚的情操或理想。“甘留所憩棠”则表达了诗人愿意留恋于那些美好的回忆。

最后,“素风知不坠,能世有诸郎”显示了诗人对朋友深厚情谊的肯定,以及希望这种友谊能够传承下去。这里的“素风”指的是纯洁无私的情感,而“能世有诸郎”则是表达了对未来友谊长存的美好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抒写个人对于过往友情的追忆和哀伤,以及对未来能够继续拥有真挚友谊的期待,展现了古人对于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与渴望。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得书知二弟附陈师道舟上汴

儿童闻太丘,邂逅两心投。

与汝今为伴,知吾不复忧。

园桃已解萼,沙水欲惊舟。

一见南飞雁,江边肯更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得孙正之诗因寄呈曾子固

一岁已阑人意倦,出门风物更萧然。

水摇疏树荒城路,日带浮云欲雪天。

未有诗书论进退,谩期身世托林泉。

因思漠北离群久,此日穷居赖见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悼王致处士

处士生涯水一瓢,行年七十更萧条。

老妻稻下分遗秉,弱子松间拾堕樵。

岂有声名高后世,遂无饘粥永今朝。

穷魂散漫知何处,甬水东西不可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晚兴和冲卿学士

剡剡风生晚,娟娟月上初。

白沙眠騄骥,清浪浴鲟鱼。

竟欲从君饮,犹便读我书。

斜阳不到处,墙角树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