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其三)

旧坟为润齧,新冢得山深。

斩木来荒路,移松出近岑。

黄鹂啼棘上,玉女问泉音。

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旧坟被湿润的土壤侵蚀,新坟隐藏在深山之中。
砍伐树木开辟荒径,移栽松树来到近旁的山岭。
黄鹂在荆棘枝头鸣叫,仙女询问泉水的声音。
勉强唱起挽歌,或许能感知到人们的哀伤之情。

注释

旧坟:指过去的墓地。
润齧:湿润侵蚀。
新冢:新建的坟墓。
山深:深山之中。
斩木:砍伐树木。
荒路:未开发的道路。
移松:移植松树。
近岑:附近的山岭。
黄鹂:一种鸟儿。
棘上:在荆棘上。
玉女:传说中的仙女。
泉音:泉水的声音。
强作:勉强装作。
挽人唱:挽歌。
哀感:哀伤感动。
心:内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故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首句“旧坟为润齧”描绘了旧墓被自然侵蚀的景象,暗示岁月流转与生死变迁;“新冢得山深”则写出了新坟选址在深山之中,显得孤寂而深远。

“斩木来荒路”描述了为迁葬所做的准备工作,砍伐树木开辟道路,体现了对亡者的尊重与哀思;“移松出近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松树的移动似乎也带走了生者的哀伤。

“黄鹂啼棘上”以黄鹂的啼鸣声衬托出寂静的山林,增添了悲凉气氛;“玉女问泉音”运用了拟人手法,仿佛泉水也在低语,表达无尽的哀思。

最后两句“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直抒胸臆,诗人试图通过歌声来寄托哀思,希望亡者能感知这份深深的哀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张侍郎中隐堂

畴昔人归老,于兹望白云。

门高知后庆,宾至诵先芬。

草树中园秀,衣冠旧里闻。

宁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张法曹归阙

海底日未上,屋头群雀喧。

晨兴溪馆迥,坐听橹声烦。

出户望行舸,羡心如野猿。

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张脩赴威胜军判官

青骊渡河水,侠气动刀环。

入幕沙尘暗,临风鼓角闲。

地形通柏谷,秋色满榆关。

谁复轻儒者,难淹笔砚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张君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

公答七言夸笋笴,我无千里学骐驎。

夜吟谢朓澄江练,露湿陶潜漉酒巾。

归去应将锦囊贮,已胜珠玉莫愁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