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歌

丙辰闰七月初吉,孟渎江边潮水赤。

寒波带雨打空城,高浪如山排巨石。

山田旱爟不可救,山人荷锄惟种豆。

游鱼忽入豆花中,江里鼋鼍近人吼。

隔岸不闻鸡犬声,前村尽说蛟龙斗。

白头田父向人语,不见江潮大如许。

门前堤上种柳树,潮痕深浅能记取。

去年堤石未沉沙,今日柳枝齐拂水。

苍烟黑雾黯不收,吁嗟身世如浮沤。

床头水鸣得赤鲤,槛上云生飞白鸥。

卧楂人力不可运,眼中倏忽随波流。

鱼舟叶叶争鼎沸,踏浪高歌似平地。

北客初闻忽胆惊,南人坐对犹儿戏。

我闻钱塘之潮天下无,素车白马相喧呼。

铁箭如沙射江浒,钱王当日真雄图。

书生白首老牖下,只尺不辨越与吴。呜呼!

只尺不辨越与吴,酒酣耳热歌乌乌。

不能三江即五湖,辙中之鲋胡为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观潮歌》描绘了丙辰闰七月江潮的壮观景象。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潮水的汹涌澎湃,如“寒波带雨打空城”、“高浪如山排巨石”,以及其带来的自然生态变化,如“游鱼忽入豆花中”、“江里鼋鼍近人吼”。诗人还借田父之口表达了对昔年潮水规模的惊叹,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如梦的感慨。

诗中“只尺不辨越与吴”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反思,同时也暗含了他对现实的讽刺,指出即使是咫尺之间,人们也可能因无知而无法分辨地理位置。最后以“辙中之鲋胡为乎?”作结,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困顿中的人们的同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观潮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39)

王稚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镜篇

舒生宝镜草堂前,锦囊入手明月圆。

雪光辉辉照肝胆,流苏风飓朱绳县。

青铜千岁化玄玉,声如金磬清悠然。

龙文不断细如发,天吴海若纷纠缠。

夏王九鼎铸神怪,无乃祖此相流传。

徐君爱镜如爱剑,胡僧海客求识面。

玉匣时时风雨鸣,翠奁忽忽蛟龙战。

呜呼人事岂有常,徐君白骨烟荒凉。

此镜舒生买归越,转展胡乃登斯堂。

摩挲反覆辨世代,未必秦汉将无唐。

唐人笔势仿佛晋,蝇头小字题其傍。

或随龙驭蒙葬地,玉鱼金碗同深藏。

不然妃后殉红粉,断冈落日埋清光。

秦园汉寝今谁识,骐飐石马眠荆棘。

耕人拾此意茫昧,青钱斗粟轻弃掷。

流传吾意任来去,神物不受相秘惜。

嵩高少室山万重,秋风桃竹访赤松。

寒辉系肘照幽壑,魑魅不敢窥尘容。

亦愁变化不可测,丰城神剑终为龙。

形式: 古风

海夷八首(其一)

长洲茂苑只空名,休道吴王锦绣城。

粉堞云昏朱雀帜,黄金日调水犀兵。

夕烽看忆桃花色,戍角听疑玉笛声。

伍相祠前斜日里,土人鸡黍祝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海夷八首(其二)

玉山前岁困倭夷,今日华亭更可悲。

沙月如冰凋白羽,海烟为雾暗朱旗。

石头已道朝烽合,扬子仍愁暮角吹。

财赋东南忧不细,庙谟何以定安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海夷八首(其三)

吴王城外石湖边,云白山青花满烟。

却忆中丞持钺过,自驱猛士灭倭年。

白虹贯日天文动,金字班师国计偏。

鸟尽弓藏千古事,野人临水泪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