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翻译

夕阳已经落下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
月光照进松林夜晚渐生凉意,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
山中砍柴人已经全都归家而去,烟霭中鸟儿刚归巢安息。
与丁大约定今晚来寺住宿,独自抚琴站在山路等你。

注释

度:过、落。
壑:山谷。
倏:一下子。
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
樵人:砍柴的人。
烟:炊烟和雾霭。
一作“磴”。
之:此。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宿来:一作“未来”。
孤琴:一作“孤宿”,或作“携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间夕景。开篇“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写出了太阳在西边山岭上缓缓下沉,群山之间已经被暮色笼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光线变化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时间即将进入夜晚的氛围。

接下来,“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进一步渲染了夜幕降临后的情景。这里的“松月”指的是松树下挂着的明亮月光,而“生夜凉”则是说这月光带来了夜晚的凉意。紧接着,“风泉满清听”则是说在这样的夜晚,山间的风和泉水的声音清晰可闻,营造出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

第三句“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描绘了樵夫(即砍柴的人)归家的场景。他们一天的劳作即将结束,而远处的鸟儿开始在烟雾缭绕的地方栖息,表明夜色已深。

最后两句“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待。诗中的“之子”指的是作者期待来访的朋友,“宿来”意味着朋友可能会在夜间到达。而“孤琴”则表现了诗人独处时弹奏琴瑟以待友人的心境,通过“候萝径”表明诗人正在静静地等待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日落、夜幕降临后自然景观和声响的细致描写,以及对朋友到来的期待,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山间夜晚。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晚春卧病寄张八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

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狭径花障迷,闲庭竹扫净。

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

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

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

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形式: 古风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