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清晨在睢州行路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感受与景色。
首联“征途侵晓觉衣寒,马足迟迟意不欢”,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心境。清晨的寒气透过衣裳,让诗人感到一丝凉意,而缓慢前行的马蹄声,似乎也映射出他内心的沉重与不快。
颔联“一片鸣鸡惊旅梦,半钩残月照归鞍”,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一声鸡鸣打破了宁静,仿佛是旅途中唯一的声响,唤醒了诗人的梦境。而那半弯的残月,静静地照耀着归鞍,为这孤独的旅程增添了几分凄美与哀愁。
颈联“云迷树色天将曙,风送花香露未乾”,则将视线转向了远方。晨雾弥漫,云遮树色,天边渐渐泛白,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微风吹过,带来了花香与露水的清新,虽是旅途中的小确幸,却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美好。
尾联“自笑年来何碌碌,韶光几度客中看”,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叹岁月匆匆,年复一年,自己却在旅途中度过。韶光易逝,时光荏苒,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诗人早行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述,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