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
微风吹开院门又吹动了竹丛,让人怀疑是旧日的朋友到来。
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因风滴落,渐渐润泽了阶下暗生的青苔。
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注释

临牖:靠近窗户。
牖,窗户。
故人:旧交;老友。
《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沾:一作“沿”。
苔:苔藓。
何当:犹何日,何时。
《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幌:幔帐,窗帘。
“为拂”句: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
绿琴,绿绮琴之省称,泛指琴。
南朝齐谢朓《曲池之水》诗:“鸟去能传响,见我绿琴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在微风中惊醒,从暮色中坐起,心中思绪万千。临窗而望,恍然若失之际,一阵轻风吹过竹林,竹叶相击发出声音,让诗人误以为是旧友来访,这种错觉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深切怀念。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这两句写景,更添了一丝寂寞之感。露珠点点挂在竹枝,偶尔一滴落下,轻轻地沾湿了阶下的苔藓,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进入那宁静的竹林,去拂去琴上的尘埃。这里的“幌”指的是竹林,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渴望逃离现实世界的喧嚣,回到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并且重拾内心的艺术创作。

整首诗通过对微风、竹声和露水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希望重燃艺术激情的愿望。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过马嵬二首(其一)

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

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

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马嵬二首(其二)

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

浓香犹自随鸾辂,恨魄无由离马嵬。

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夜上受降城闻笛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平明独惆怅,落尽一庭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

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

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