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蒙州

请郡东南促去程,拍堤江水照红旌。

仁声已逐春风到,使节犹占夜斗行。

箭落皂雕毚兔避,句传炎海鳄鱼惊。

麒麟不是人间物,汉诏先应召贾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请郡东南催促启程,江水拍打着堤岸映照着红色旗帜。
仁爱的声誉已经随着春风传播,使者节仗仍连夜赶路不停。
箭矢落下,猛禽雕鹰躲避,诗句传达,炎热带海中的鳄鱼也为之震惊。
麒麟并非凡间之物,汉朝的诏书首先召唤的是贾谊这样的贤才。

注释

请郡:请求郡守的职务。
东南:方位,这里指南方。
促去程:催促启程。
拍堤:拍打堤岸。
红旌:红色旗帜。
仁声:仁爱的声誉。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政令或恩惠。
使节:使者节仗,代表官方身份。
夜斗:夜间星斗,形容行程匆忙。
箭落:箭矢落下。
皂雕:黑色的雕鹰。
毚兔:狡猾的兔子。
句传:诗句流传。
炎海:炎热的海域。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和贤德。
人间物:凡间存在的事物。
汉诏:汉朝的诏书。
贾生: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被召入朝。

鉴赏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朝所作,名为《送王蒙州》。从诗的内容来看,王安石是在送别一位姓王的朋友赴任。在古代,送别是一种常见的诗歌题材,而这首诗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富有想象力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美好的祝愿。

"请郡东南促去程,拍堤江水照红旌。" 这两句描绘出朋友赴任时的场景,"东南" 指的是方向,可能是王安石所在地与朋友将要到达的地方相对的方向。"促去程" 强调了离别的迫切感,而"拍堤江水照红旌" 则生动地展示了送行时的景象,其中"红旌" 可能指的是官府的旗帜或是装饰性的物品,通过对比突出了朋友即将到达之地的繁华。

"仁声已逐春风到,使节犹占夜斗行。" 这两句表明了王安石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和对其品德的赞扬。"仁声" 指朋友的美好名声,而"春风" 则象征着温暖和生机,意味着他的善行已被人们所知晓。而"使节犹占夜斗行" 则描绘了朋友即将踏上的旅程,以及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箭落皂雕毚兔避,句传炎海鳄鱼惊。" 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来表达对朋友前途的美好祝愿。"箭落" 比喻迅速和准确,而"皂雕毚兔" 则形容猎取天上的星辰,寓意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句传炎海鳄鱼惊" 则通过鳄鱼在炎热之海中的震慑来比喻朋友未来的影响力。

"麒麟不是人间物,汉诏先应召贾生。" 这两句则是对朋友的极高评价和美好祝愿。"麒麟" 在古代神话中是一种祥瑞之兽,不是凡间所能见到的,而这里用以比喻朋友非凡的才华和品格。"汉诏先应召贾生" 则提及了历史上贾谊被汉武帝召见的典故,表明王安石期望他的朋友也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一种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美好未来的殷切祝愿。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计,莫嗟行路有崎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邓监簿南归

不见骊塘路,茫然四十春。

长为异乡客,每忆故时人。

水阅公三世,云浮我一身。

濠梁送归处,握手但悲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刘贡父赴秦州清水

刘郎高论坐嘘枯,幕府调胹用绪馀。

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

闻多望士登天禄,知有名臣荐子虚。

且复弦歌穷塞上,祇应非晚召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刘和父奉使江西

刘郎今日拥旌麾,传到江南喜可知。

上冢还须击羊豕,下车应不问狐狸。

无人敢效公荣酒,为我聊寻逸少池。

亦见岭头花烂熳,更将春色寄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