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和父奉使江西

刘郎今日拥旌麾,传到江南喜可知。

上冢还须击羊豕,下车应不问狐狸。

无人敢效公荣酒,为我聊寻逸少池。

亦见岭头花烂熳,更将春色寄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送刘和父奉使江西》。诗中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品德与才华的赞赏。

"刘郎今日拥旌麾,传到江南喜可知。"

这里用“刘郎”亲切地称呼远去的朋友,并形象地描绘出朋友手持官职的仪仗队伍,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递到了遥远的江南地区,带来了喜悦的消息。

"上冢还须击羊豕,下车应不问狐狸。"

诗人提到朋友即将前往的使命地,可能会进行祭祀或其他仪式(“上冢”指登上墓地),需要准备牲礼(“击羊豕”)。而当他抵达目的地时,对于那些不诚实的小人(比喻为狐狸)则不必过多关注。

"无人敢效公荣酒,为我聊寻逸少池。"

这两句表明只有朋友这样的人物,才能配得上那高贵的“荣酒”,而其他人都不足以相提并论。诗人因而在家中寻找一处清幽的所在(“逸少池”),静坐思念远方的朋友。

"亦见岭头花烂熳,更将春色寄相思。"

最后,诗人观察到山头上的花朵盛开,颜色鲜艳,于是决定把这份春天的美丽景致作为思念之情,送给远方的朋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深厚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崇敬与不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王安石本人的高洁品格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孙子高

荡漾江南客,融怡席上珍。

一樽相别酒,千里独归人。

客路贫堪病,交情远更亲。

自惭儿女意,失泪滴衣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孙立之赴广西

十年一别两相过,前想悲欢慷慨歌。

穷去始知风俗薄,静来犹厌事机多。

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万里辛勤君旧识,重江应亦畏风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西京签判王著作

儿曹曾上洛城头,尚记清波绕驿流。

却想山川常在梦,可怜颜发已惊秋。

辟书今日看君去,著籍长年叹我留。

三十六峰应好在,寄声多谢欲来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何圣从龙图

射策曾称蜀郡雄,朝廷重得汉司空。

应留赐席丹涂地,误责飞刍紫塞功。

三径欲归无旧业,百城先至有清风。

潞山直与天为党,回首孙高想见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