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安大师

道人深北山为家,宴坐白露眠苍霞。

手扶棁杖虽老矣,走险尚可追麇麚。

踞堂俯视何所有,窈窕樛木垂榠楂。

深寻石路仍有栗,持以馈我因烹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道士在深山中安家,静坐赏露宿于彩霞之间。
虽然年迈手持拐杖,但依然敢于冒险追赶野兽。
站在堂上向下看,只见弯曲的树木挂着果实。
深入石径探寻,还能发现栗子,他拿这些来赠我煮茶享用。

注释

道人:指修道之人。
宴坐:静坐冥想。
苍霞:青白色的云霞。
棁杖:拐杖。
走险:冒险。
追麇麚:追赶野兽(麂麚:小型哺乳动物)。
踞堂:站在堂上。
窈窕:形容树木弯曲优美。
樛木:弯曲的树木。
榠楂:果实。
栗:栗子。
馈我:赠送给我。
烹茶:煮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和赞美。全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一位隐居山林的道人的平静与自在,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道人深北山为家,宴坐白露眠苍霞。” 这两句描绘了道士选择深远的北山作为家园,悠闲地坐在那儿沐浴着晨露,沉睡在淡紫色的云霞之中。这里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

“手扶棁杖虽老矣,走险尚可追麋麚。” 这两句则表现了即使年事已高,但依然能够扶着拐杖走在崎岖的小路上追寻那些野生动物。这里体现出道士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力的坚持。

“踞堂俯视何所有,窈窕樛木垂榠楂。” 道士坐在厅堂里向下看,看到的是参差不齐的树木和悬挂着果实的枝条。这两句展示了道士生活中的宁静与自然景观。

“深寻石路仍有栗,持以馈我因烹茶。” 最后两句则写到在深邃的山路上发现了栗子,用这些来款待诗人,并因为而煮茶。这段描写展现了道士生活中的简单乐趣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刻画,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于这种超然物外、自在闲适生活方式的向往。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示宝觉

宿雨转歊烦,朝云拥清迥。

萧萧碧柳软,脉脉红蕖靓。

默卧如有怀,荒乘岂无兴。

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阴径。

形式: 古风

示蔡天启三首(其二)

蔡子勇成癖,剑可万人敌。

读书百纸过,颖锐物不隔。

开口取将相,志气方自得。

偪仄何偪仄,未见有一获。

萧条两翅蓬蒿下,未能生彼升天翼。

焉能学堂上燕,绚练新羽翮。

形式: 古风

示蔡天启三首(其一)

蔡子勇成癖,能骑生马驹。

铦锋莹鸊鹈,价重百砗磲。

脱身事幽讨,禅龛只晏如。

划然变轩昂,慎勿学哥舒。

形式: 古风

示德逢

先生贫敝古人风,?想柴桑在眼中。

怜悯鸡豚非孟子,勤劳禾黍信周公。

深藏组丽三千牍,静占宽闲五百弓。

处世但令心自可,相知何藉一刘龚。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