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夜哀吟敌晓鸡,行藏无玷白于圭。
阳春寡和人传郢,肉味都忘子在齐。
绝俗文章终远大,循资班列暂卑栖。
看君更刷鸾皇翼,一举方知燕雀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夜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篇“清夜哀吟敌晓鸡”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悲凉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这宁静之中思念着明天即将到来的日出时分,那时晨鸡报晓,夜晚的寂寞即将逝去。"行藏无玷白于圭"则是对品德高尚、行为纯洁的赞美,比喻自己的行为如同白玉般无瑕。
接着,“阳春寡和人传郢”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春光中人们互相传诵古籍的情景感到不多,这里“寡和”意味着和谐的声音稀少,"人传郢"则是对这种文化传承的渴望。"肉味都忘子在齐"则用了一个比喻,表明诗人的精神追求已超越了世俗的物欲享受,就如同儿童在学习中忘记了肉食的滋味。
"绝俗文章终远大"显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极高的追求和理想,这里的“绝俗”意味着超脱凡尘,而“文章终远大”则是对作品永恒价值的肯定。"循资班列暂卑栖"则表达了一种暂时屈居下位、等待机会的处境,诗人在这里自谦自己的现状。
最后,“看君更刷鸾皇翼,一举方知燕雀低”通过比喻手法,赞美对方如同清洗了神鸟凤凰之翼一般,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而自己则如同燕雀般微不足道。一旦对方展现出真才实学,诗人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局限。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春光、文章、个人境遇等主题的抒发,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体悟。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夏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
青霄路在何难到,白雪才高岂易酬。
几处读碑寻野径,共谁沽酒上高楼。
商于迁客曾如此,系滞空思十二旒。
莫问穷通事若何,遇花逢酒且狂歌。
人情易逐炎凉改,官路难防陷阱多。
只合收心抛世网,不须推命说天罗。
如今玉石休分别,免被无辜刖卞和。
朗公垂老尚吟诗,曾泛三湘看九疑。
欲问劳生心扰扰,强酬佳句思迟迟。
红尘策马殊无味,碧嶂携僧自合宜。
共待中条山有雪,寺楼吟尽更同谁。
未遂沧洲去,池边弄绿波。
醉浮船底兀,吟绕履痕多。
静照新华发,沉思旧钓蓑。
晚凉得幽趣,鱼戏上圆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