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成鹫在明朝时期对种植梅花的深情与执着。诗中以“选树斸山骨,托根宜土膏”开篇,形象地描述了选择山中之树,挖掘其根,然后将之移植到适宜的土壤中,寓意着对梅花生长环境的精心挑选和培育。接着,“荷锄聊独往,抱瓮不辞劳”两句,通过描绘诗人亲自扛着锄头独自前往,即使辛勤劳作也不言苦,展现了他对种植梅花的热忱与坚持。
“引客吟官阁,教人恨楚骚”则可能是在说,诗人邀请客人来到官阁中欣赏梅花,吟诵诗歌,同时也暗含了对屈原《楚辞》中关于梅花的哀怨情感的共鸣,表达了对梅花品格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感慨。
最后,“寒柯时一抚,白发且频搔”两句,诗人抚摸着寒风中的梅枝,白发频搔,既是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也是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种梅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