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田家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

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壮日耕十亩到,人闲常扫一茅茨。

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

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

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田家老翁住在东面山坡,说自己一辈子隐居在这里。
两鬓斑白不曾记得岁月时日。只是看到满山绿遍才知春天又至。
门前所种柳树已高同深巷,山间清泉流响进入池塘。
老牛膘肥体壮一天能耕十亩到,老翁清闲时常扫一扫院子。
有客远来就用美酒招待,兴致浓厚常常吟诵先人的诗。
山岩洞穴里藏着鼹鼠,水边竹林里潜伏着鸬鹚。
村子旧址上人烟稀少,喝醉后根本顾不上辩认道路。
今夜应该在这里歇息,明天一早就与老翁告辞。

注释

陂:山坡。
兹:此到。
识春时:知道春天的到来。
茅茨:茅屋。
茨,用芦苇或茅草建成的屋。
平吟:平和自然到吟诵。
鼹鼠:田鼠。
鸬鹚:水禽。
鱼鹰,俗称水老鸦。
怯路歧:担心路有岔道。
拂曙:拂晓,天将明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东陂的田园生活,展示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即点明老翁平生隐居于此,鬓发已白,但他并不计算时日,只是通过山青草绿感知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更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超然态度。

门前种植的柳树已经长成小巷,野外的溪水汇入庭院中的池塘,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牛壮日以耕耘十亩良田,人闲时光常扫拂一茅茨的小屋,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家生活的平和与充实。

客来时,满斟清酒,诗人感慨兴起,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吟诵才子之诗。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反映出其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岩石间藏有鼹鼠,潭边竹林中隐匿着鸬鹚,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动物形象,增添了一份野趣和生机。

诗尾写道村子里日落时分行人稀少,醉酒之后,对路途也不再感到畏惧。最后一句“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宁静生活的不舍,以及对即将离去的预告。

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淡雅,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平凡生活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登百丈峰二首(其二)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辟阳城

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

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

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

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

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

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

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

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

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

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

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

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

抚剑堪投分,悲歌益不平。

从来重然诺,况值欲横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九日酬颜少府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

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