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代簪绅仰老成,天生贤德佐升平。
庆传八叶源流远,气禀三秋表里清。
蚤戴豸冠居宪府,旋持荷橐直承明。
祇今名德如公少,宁久淹留海上城。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名为《赠萧守(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君德性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领袖的向往和追求。
“一代簪绅仰老成”,这里的“簪绅”通常指的是古代帝王头上的饰物,比喻着权力与尊贵。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对君主长久统治的期望。“天生贤德佐升平”,则是赞美君主的品德,对国家带来的和平。
“庆传八叶源流远,气禀三秋表里清”中,“八叶”可能指的是皇帝的后代,而“源流远”则意味着血脉延绵。三秋之气清,是指君主的德行如同季节更迭一样自然而纯洁。
“蚤戴豸冠居宪府,旋持荷橐直承明”,这里“蚤戴豸冠”形容的是官员或君主穿着正式服饰,显示其身份和地位。宪府即朝廷,而“旋持荷橐直承明”则是表达对君主直接传达旨意的愿望。
最后,“祇今名德如公少,宁久淹留海上城”,诗人希望自己的美好品德能像年轻时一样永远保持,而“宁久淹留海上城”则可能是表达对海上之城(即萧守)长久和平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赞美与期望,通过对君主德性的歌颂,以及对未来繁荣安定环境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局面的憧憬。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岂无秀民,生而清穆。
亦既从师,步趋随逐。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纵得美官,人亦见鄙。若博群书,更坚素履。
虽处常流,亦超尘轨。一旦进为,必兼众美。
譬如田家,所仰黍稷。要当早夜,勤于种植。
惰而自安,不稼不穑。岁云暮矣,何由足食。
大抵名儒,岂患穷匮。大抵外物,岂在侥冀。
学成道尊,富贵自至。不学空虚,非惟自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