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道中二篇(其二)

虎视龙兴竟若何,千秋劫急感山河。

终南巨刃摩天起,怪底关中战伐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此诗《陕西道中二篇(其二)》由晚清思想家谭嗣同所作,通过对陕西地域的描绘与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和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首句“虎视龙兴竟若何”,以“虎视”与“龙兴”并举,形象地描绘了陕西地区自古以来便充满雄浑之气,既有猛虎般的力量与威严,又有蛟龙般的灵动与生机。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文化的隐喻,暗示着这片土地上曾有过辉煌的过去。

次句“千秋劫急感山河”,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陕西经历了无数的兴衰更迭,每一次的动荡都如同一场急促的劫难,让山河为之震动。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了对历史沧桑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终南巨刃摩天起”,将目光转向具体的地理特征——终南山。终南山以其险峻的山势,仿佛一把巨大的利刃直插云霄,象征着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坚韧不拔与雄伟气势。这一景象既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寓意着陕西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顽强抗争与不屈精神。

最后一句“怪底关中战伐多”,则以反问的形式,揭示了陕西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原因。这里的“关中”特指陕西中部地区,历史上这里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常常成为战争的焦点,频繁的战事不仅反映了这片土地的军事战略价值,也映射出历史上的动荡与冲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陕西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洞察。谭嗣同以独特的视角,将自然美与人文历史相结合,既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又蕴含了对社会变革的思考,体现了他作为时代先驱的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74)

谭嗣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域引

将军夜战战北庭,横绝大漠回奔星,雪花如掌吹血腥。

边风冽冽沉悲角,冻鼓咽断貔貅跃,堕指裂肤金甲薄。

云阴月黑单于逃,惊沙锵击苍龙刀,野眠未一辞征袍。

欲晓不晓鬼车叫,风中僵立挥大纛,又促衔枚赴征调。

形式: 古风

望海潮.自题小照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押[歌]韵

摄山怀古三首(其一)明徵君

徵君淡荡人,弓车讵可招。

笑视萧老公,慁我空哓哓。

百年御碑自孱主,亦复不足扬孤标。

至今双老鹤,犹从白云巢。

形式: 古风

摄山怀古三首(其二)徐骑省

骑省好兄弟,澄心堂上双尊宿。

朝朝下直归对床,好句更相属。

降王既踉跄,遗臣亦摧辱。

可怜亡国痛,尽在江南录。

一麾西邠去,苦寒入腹谁相禦。

衣褐亦何妨,江左华风良贵倨。

归魂返故山,夜猿哭潸潸。

吁嗟乎,十郎茶肆俱榛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