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枕前泪与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这句话出自唐代女诗人徐月英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情景。诗中“枕前泪与阶前雨”两者相比,泪水是内心哀伤的流露,而雨则是自然界的降水,但它们在夜晚都变成了孤独和寂寞的象征。泪水滴落在枕边,雨水滴落在阶前,它们的节奏似乎在诉说着同一种哀伤。
“隔个窗儿滴到明”则是对上述情景的进一步渲染,窗户成为了分隔内外、泪与雨之间的界限。而“滴到明”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从夜深人静一直到天亮,泪水和雨水都未曾停息,它在这里不仅指时间的流逝,更是心中的哀伤久久不能平复。
整句话通过对比和重叠的手法,把内心的痛苦与自然界的声音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深夜孤寂、哀愁满怀的氛围。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外部景物紧密联系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寄托手法。
不详
越艳荆姝惯采莲,兰桡画楫满长川。
秋来江水澄如练,映水红妆如可见。
此时莲浦珠翠光,此日荷风罗绮香。
纤手周游不暂息,红英烂熳殊未极。
夕鸟栖林人欲稀,长歌哀怨采莲归。
叶似新蒲绿,身如乱锦缠。
任君千度剥,意气自冲天。
内人晓起怯春寒,轻揭珠帘看牡丹。
一把柳丝收不得,和风搭在玉栏杆。
半已化为石,有灵通碧湘。
生逢尧雨露,老直汉风霜。
月滴蟾心水,龙遗脑骨香。
始于毫末后,曾见几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