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池

一径衡门数亩池,平湖分张草含滋。

微风几入扁舟意,新霁难忘独茧期。

岛上鹤毛遗野迹,岸旁花影动春枝。

东嘉层构名今在,独愧凭阑负碧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一条小路通向简朴的门和几亩池塘,平静的湖泊水面上草木茂盛。
微风轻轻吹过,似乎带着扁舟的情思,雨后初晴,我仍记得独自编织茧的日子。
岛上的鹤羽遗留在野外,岸边花朵的影子在春日枝头摇曳。
东嘉昔日的高阁依然存在,我独自凭栏,心中遗憾未能欣赏碧波荡漾的美景。

注释

衡门:简陋的门。
池:池塘。
平湖:平静的湖面。
新霁:雨后初晴。
独茧:独自编织茧。
鹤毛:鹤的羽毛。
野迹:野外的痕迹。
花影:花朵的影子。
层构:高阁。
碧漪:碧绿的涟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景象。"一径衡门数亩池",简洁地勾勒出一条小路通向一座简朴的门和旁边的一片池塘,显示出诗人生活的清幽。"平湖分张草含滋",则进一步描绘了池水映照着四周草地,草木茂盛,充满生机。

"微风几入扁舟意",诗人借微风轻轻吹过扁舟,传达出一种闲适的心境,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融入自然的惬意。"新霁难忘独茧期",雨后初晴,诗人独自享受这份宁静,期待着蚕茧新生的季节,寓含着对生活的期待和感悟。

"岛上鹤毛遗野迹,岸旁花影动春枝",通过描写鹤毛落在岛上的自然痕迹和岸边花朵随风摇曳的动态,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最后,"东嘉层构名今在,独愧凭阑负碧漪",诗人提到昔日的东嘉楼虽已不在,但美景依旧,自己却未能时常欣赏,流露出一丝遗憾和自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池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宋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园庐

柴关寒井对萧辰,自爱栖迟近古人。

闲草遍庭终胜俗,好书堆案转甘贫。

桥边野水通渔路,篱外青山见寺邻。

懒为躬耕咏梁甫,吾生已是太平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园庐秋夕

兰杜裛衰香,开扉趣自长。

寒烟宿墟落,清月上林塘。

意想殊为适,形骸固可忘。

援琴有馀兴,聊复寄吟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寿阳城南写望怀历阳故友

楚山重叠矗淮濆,堪与王维立画勋。

白鸟一行天在水,绿芜千阵野平云。

孤崖拂阁晴光见,极浦渔舟晓未分。

吟罢骚然略回首,历阳诗社久离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怀长吉上人北游

青山日已远,香裓渐多尘。

应爱淮流上,聊逢月色新。

孤禅安逆旅,警句语谁人。

复有伤离客,中林病过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