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感怀四首(其四)

自我离乡井,栖栖又十秋。

一身浑是累,此世可无忧。

道路谁青眼,风尘自白头。

但求归葬地,馀事总休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岁暮感怀四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久居他乡的辛酸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首句“自我离乡井”,直接点出诗人离开家乡的时间之长,已经十个年头。接下来的“栖栖又十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一身浑是累”表达了诗人身心疲惫,感觉人生充满了艰辛和劳累。然而,“此世可无忧”则流露出一种无奈的反问,暗示了尽管生活困苦,但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忧虑。

“道路谁青眼”描绘了在异乡无人赏识,得不到认同的境遇,而“风尘自白头”则通过自然的象征,暗示了岁月无情,自己已在风尘劳碌中白发丛生。

最后两句“但求归葬地,馀事总休休”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望,只希望能落叶归根,安葬在故乡的土地上,其余的纷扰都无需再挂念,体现出对安宁与归宿的深深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客居三首(其一)

豫作全身计,远投东海行。

地偏惟养拙,岁久未知名。

苔径当湖辟,柴门逐水成。

牧童时聚笑,穷老一先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客居三首(其二)

漂流何所往,寂寞住湖阴。

道路无知己,饥寒乱此心。

草枯春牧远,浪阔夜渔深。

敢惮艰虞事,衰年自不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客居三首(其三)

寥落空山里,松门昼亦关。

江乡千里隔,天地一身閒。

听雨多临水,看云长傍山。

自今幽思熟,无复叹时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辛亥除夕三首(其一)

眇眇家何在,悠悠岁又阑。

十年东海上,千里北风寒。

衰鬓随年改,愁怀借酒宽。

何乡为乐土,身世各艰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