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镜轩

小轩明快照岩阿,得道幽人喜气多。

但视世间如水镜,方知梦境有山河。

佳眠不碍林光入,清坐何妨夜月过。

我亦思归老丘壑,结邻西崦肯容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题水镜轩》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

首联“小轩明快照岩阿,得道幽人喜气多”,开篇即以“小轩”点出居所之雅致,明快的光线映照着岩壁,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接着,“得道幽人喜气多”一句,不仅描绘了居住者内心的喜悦与满足,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颔联“但视世间如水镜,方知梦境有山河”,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理解。诗人将世间万物比作水镜,反映出其对现实世界的冷静观察和深刻洞察,同时也表达了对梦境中山河的向往与理解,暗示了在超脱世俗的视角下,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颈联“佳眠不碍林光入,清坐何妨夜月过”,描绘了诗人夜晚静坐于轩中的情景。佳眠时分,林间的光线自然渗透,清坐之时,夜月缓缓经过,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种宁静和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尾联“我亦思归老丘壑,结邻西崦肯容么”,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与山川为邻的渴望。这里不仅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的憧憬。

整体而言,《题水镜轩》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同吴家兄弟游东山约仲诚不至

东山重到读题名,胜践清游此合并。

雾雨开晴秋满眼,暮云欲合句先成。

走禅璧月寒林静,来客兰丛玉树清。

我老吐词如朽木,蒸成芝菌报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器之示巽中见怀次韵

折脚铛寻稳处安,对君此夕久盟寒。

狐裘不合须羊袖,药簏何妨缺夜干。

秋垄此时驱健犊,道山何日跨归鸾。

仙炉只隔数邱耳,上水船方厄濑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书鉴上人香严堂

堂前丛玉知谁种,丛下高人自扫除。

未论击声回顾眄,先欣秀色上眉须。

随宜万偈风宣说,顿现千身月写摹。

就地对谁曾画饼,当年馋水救饥无。

形式: 七言律诗

冷然斋

以身为舌毗尼藏,俨此空斋镜面清。

蝉蜕尘埃轩盖集,蝶成魂梦篆烟轻。

芦图世界分遗境,玉麈天花委落英。

钵在道山归去好,摩挲风驭笑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