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止斗偶成(其七)

望见军容一一逃,守门老妇口哓哓。

早知理法必如此,此祸由来尔自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百姓面对军政压迫时的无奈与反抗情绪。通过“望见军容一一逃”这一句,描绘了民众在军队到来时的恐惧与逃避,展现了战乱时期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对和平的渴望。接着,“守门老妇口哓哓”则刻画了一位年迈妇女在门口的哀求与呼喊,她可能在试图阻止或缓和即将到来的冲突,体现了底层民众在面对强权时的无力感和抗争。

“早知理法必如此”,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民众的苦难是不可避免的,预示着他们对不合理制度的不满和对改变现状的期待。最后,“此祸由来尔自招!”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造成这种局面的责任归属的看法,认为是民众自身的行为或选择导致了当前的困境,蕴含了一种道德评判的意味,同时也可能暗含了对社会变革和个人责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晚清社会动荡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以及对于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下乡止斗偶成(其八)

相持鹬蚌不甘休,蓦地渔人一网收。

试问竞争何所事?自家说不出来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下乡止斗偶成(其九)

世有人如鲁仲连,解纷排难息烽烟。

定须火烈民知畏,用猛宜师子产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纪私斗

半生不为利,今日岂为名?

乡邻有斗者,不俟驾而行。

当头戴烈日,挥汗事长征。

来是为何事,为人平不平。

讵识愚民愚,意气尚竞争。

各挟其炮火,霹雳苦相轰。

不知官法重,其视人命轻。

东村因斗死,西村死相仍。

纷纷请相验,斗杀叠案成。

死斗无日息,无已调大兵。

军队一到乡,炮火寂无声。

东村父老遁,西村鸡犬惊。

军曰『备糗粮』,糗粮美且精。

军曰『备宿舍』,宿舍敞而明。

军言『不如意』,叱咤莫敢撄。

任意肆搜抉,箧倒而囊倾。

怜彼乡父老,畏之缩如鼪!

推原此祸始,出自愚父兄。

盛气分强弱,武力较输嬴。

一村为戎首,邻社俱联盟。

如秦与六国,合纵而连衡。

集乡弱之财,什一计取盈。

如或毙敌人,出资众社擎。

倘如被敌毙,死者徒牺牲!

虽有续命财,强者相吞并。

以此愚父老,利用斗为生!

形式: 古风

送沈琛笙归衡山(其一)

九曲衡峰望转遥,秋风湘水自萧萧。

羊垣羚峡馀妖气,楚尾吴头起怒潮。

万卷奇书收薏苡,一朝信史付刍荛。

此行好慰乡人望,赠策权当学绕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