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地曹偶拈之作

拈一不拈二,乾坤一为主。

一番拈动来,日出扶桑树。

寂然都不拈,江河自流注。

濂洛千载传,图书乃宗祖。

昭昭圣学篇,授我自然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的《读张地曹偶拈之作》,以禅宗拈花微笑的典故为引,表达了对学问与真理追求的独特见解。首句“拈一不拈二”寓意专注于一点,不贪多求全,强调专一的重要性。接着,“乾坤一为主”暗示大道至简,万物皆可归于一个核心原则。

“一番拈动来,日出扶桑树”运用象征手法,将拈花动作比作思想的启发,如同太阳从东方升起,寓意智慧的觉醒。诗人进一步阐述,真正的领悟并非刻意追求,而是“寂然都不拈”,即在静默中自然而然地得到。

“江河自流注”形象地描绘了知识和智慧像江河般自然流淌,无需强求。最后两句,“濂洛千载传,图书乃宗祖”提及儒家的濂溪、洛学,表达对传统学术源流的尊重,认为经典书籍是智慧的源泉。

整首诗通过禅宗的拈花故事,寓言式地传达了对学术研究的态度:专注、自然、尊重传统,从而达到“昭昭圣学篇,授我自然度”的境界,即获得内在的智慧和度量。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不习书绢殊失故态已付染师作碧玉老人卧帷矣呵呵拙诗纪兴录上顾别驾先生以博一笑

用绢不用里,下笔无神气。

何况辟其行,大小难更置。

能书法本同,万物性各异。

茅君疏而野,拘拘用乃废。

我且毛颖之,安能免濡滞。

书成始大惭,未忍水火弃。

持以付染师,经营卧帷事。

作诗告先生,其契茅君理。

形式: 古风

赠黎秀才

月行在青天,月影沉碧水。

谁为弄影人,吾与黎生耳。

黎生青云彦,偶值薇垣使。

明日还端阳,赠君惟有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寄李子长(其一)

仙城李子长,短发不及寸。

家有觅粟儿,时无郭元振。

经年断往还,使我勤问讯。

宁知造化心,天地无情尽。

形式: 古风

寄李子长(其二)

祝融我当往,往处还自然。

未往亦由我,安知不是仙。

是身元有患,天道岂无缘。

难逢俗人说,可为知者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