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道逐教偈

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

若起修道心,此人未会道。

弃却一真性,却入闹浩浩。

忽逢修道人,第一莫向道。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翻译

道的本质原本无需修炼,不修炼自然与道相合。
如果产生刻意修道的心念,这个人还未真正理解道。
抛弃了真实的本性,反而陷入纷繁复杂的境地。
忽然遇到修道之人,首要的是不要盲目跟从说道。

注释

道体:指道的本体或本质。
无修:不需要修炼。
合道:与道合一,达到道的境界。
修道心:想要修炼成道的念头。
会道:理解、领悟道的真谛。
一真性:人的本真之心或真实的本性。
闹浩浩:形容世俗的喧嚣和混乱。
修道人:修炼道的人。
莫向道:不要轻易跟随别人所说的道,要有独立思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本净的作品,名为《背道逐教偈》。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禅诗,它探讨的是修道与悟道之间的关系。

“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这里讲述了一个核心思想:真正的道是无需修炼的,因为它原本就是完整和谐一致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对自然本性的信任,以及对任何人为修行方式的怀疑。

“若起修道心,此人未会道。”这两句则指出,当一个人想要通过某种特定的方法去"修炼"道时,这个人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道。这里反映了禅宗对于传统佛教修行方式的批判,认为这些外在的形式并不能带来真实的悟道。

“弃却一真性,卻入闹浩浩。”这两句表达的是,如果放弃了对内心本性的追求,而去追求外在繁杂的修行法门,那么就会陷入更深的迷茫之中。这里"闹浩浩"形容了一种复杂无边、难以自拔的状态。

“忽逢修道人,第一莫向道。”最后两句则是在告诫读者,当遇到那些宣称自己在修道的人时,最好不要轻易追随他们,因为这些外在的"修行"往往不能带来真正的悟道。

整首诗体现了禅宗对个人内心觉醒的重视,以及对于形式化和教条化的批判。它鼓励读者回归到内心的真实状态,去感受和理解那无需修炼即自合一的“道”。

收录诗词(7)

本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真妄偈

穷真真无相,穷妄妄无形。

返观推穷心,知心亦假名。

会道既如此,到头亦只宁。

形式: 偈颂

善恶二根不实偈

善既从心生,恶岂离心有。

善恶是外缘,于心实不有。

舍恶送何处,取善令谁守?

伤嗟二见人,攀缘两头走。

若悟本无心,始悔从前咎。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五相偈(其三)

焰里寒冰结,杨华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形式: 偈颂

西风暮雨惊残梦,应是巫山寄恨来。

形式: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