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六)

季秋京北寒,吹雪入城闼。

馀威劫晚花,飞埃障孤月。

岂知城南农,束笋新迸发。

我园树亦奇,已著紫丁结。

春物以秋荣,秋芳为时歇。

事异李梅实,变甚菽霜杀。

衋心警气候,无畏谢明达。

庶徵倘可言,物生恐多札。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季京城北面寒冷,雪花飘进城门内。
余寒侵袭夜晚的花朵,尘埃遮蔽了孤独的月亮。
谁能想到城南的农夫,竹笋新近破土而出。
我家的树木也奇特,已经挂满了紫色的丁香花。
春天的景物在秋天繁盛,秋天的芬芳随着时节消退。
事物的变化如同李梅结果,比豆类作物遭受霜冻更剧烈。
内心忧虑气候变化,不惧怕明白通达的人知道。
或许自然的征兆可以言说,但生物的生存恐怕多有困扰。

注释

季秋:秋季的末尾。
吹雪:飘雪。
城闼:城门。
馀威:残留的寒气。
劫:侵袭。
障:遮蔽。
孤月:孤独的月亮。
农:农夫。
束笋:新出的竹笋。
著:挂着。
紫丁结:紫色的丁香花。
春物:春天的景物。
秋荣:在秋天繁盛。
秋芳:秋天的芬芳。
时歇:消退。
李梅实:李子和梅子的果实。
菽霜杀:豆类作物遭受霜冻。
衋心:内心忧虑。
警:警示。
气候:天气。
无畏:不惧怕。
谢:告知。
明达:明白通达的人。
庶徵:自然的征兆。
言:言说。
恐:恐怕。
多札:多有困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季秋时节京城北地的寒冷景象,雪花飘入城中,给晚花带来残害,飞舞的尘埃遮蔽了孤独的月亮。诗人笔锋一转,提及城南农夫们正忙着收采新发的竹笋,自家园中的树木也结出了紫色的丁香花,呈现出不寻常的秋日生机。诗人感叹春日之物在秋季也能繁荣,而秋天的芬芳却随着时节消逝。他以李梅结实和豆类作物受霜为例,表达世事变化无常,气候异常引发内心忧虑。诗人希望自己的观察能引起明达者的警觉,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泉

石罅玉为髓,月梭金作棱。

苍苔谁凿破,白雪自坚凝。

穿岂太山霤,清于万壑冰。

此中无六月,门外气如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自平定至寿阳

平定城西束晓装,黑沙山外度连冈。

断碑古木云长庙,绝壁悬萝石佛堂。

白雁天清闻远唳,黄花霜重见孤芳。

悠悠故道风尘静,?上看山过寿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枢密相公楼仲晖归田

云水茫茫惨别情,悲风吹树作离声。

酒倾银斝临江浒,潮落沙汀带月明。

千里绿烟芳草合,一天□雨落花轻。

老予对景成三叹,不觉潸然泪雨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网多收泮水英。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