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雨夜叹》,通过秋雨连绵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沉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秋雨何曾住一滴”描绘了秋雨绵绵不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法摆脱的困境。次句“老夫危坐欲三更”则写出诗人深夜独坐,显示出其孤独和忧虑。
“开元贞观事谁问”暗指对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虑,以唐朝的繁荣(开元、贞观)与当下的社会状况对比,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接下来,“温洛荣河尘未清”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动荡,尘埃未定,暗示了战乱或政治纷争的现状。
“丰年犹有饿死虑”揭示了社会贫富悬殊,即使丰收之年仍有百姓受饥,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最后一句“破屋自爱读书声”以个人的坚持读书来反衬世态炎凉,虽然生活困顿,但内心世界依然追求知识和精神的富足。
最后两句“刺经作制岂不美,无奈人间痛哭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即通过公正的法制来保障人民福祉,然而现实中却只能听到人间的哀痛之声,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