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崧台感旧(其二)

趋庭记说崧台事,应诏曾瞻十二旒。

焚草再陈忧国疏,吟诗多上阅江楼。

手存旧泽惟鸲鹆,心有殊恩但蒯缑。

谁念夕阳风在树,有人持钵过端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过崧台感旧(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和情感的深切回忆与感慨。

首联“趋庭记说崧台事,应诏曾瞻十二旒”,描绘了诗人曾经在宫廷中接受诏令,瞻仰皇帝的场景,体现了他对过往官场生活的回忆。

颔联“焚草再陈忧国疏,吟诗多上阅江楼”,描述了诗人两次上书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多次登高远眺江景的情景,展现了他关心国家命运和自然美景的双重情怀。

颈联“手存旧泽惟鸲鹆,心有殊恩但蒯缑”,通过“鸲鹆”和“蒯缑”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恩泽的怀念和对某些特定人物或事件的感激之情。

尾联“谁念夕阳风在树,有人持钵过端州”,以夕阳下的景象为背景,借他人过路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顾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抵西宁宿翠林庵与秋霜本源二师乡人冼云中夜话

閒云西并片帆飞,路入东林为蕨薇。

曲径日斜行子至,隔山斋罢老僧归。

班荆有客同乡水,洗钵何人话翠微。

今夜无弦弹得好,月轮刚照十三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将入下城信宿翠林庞卯君以诗见招用韵次答

拟向青山作老樵,晚投孤寺宿松寮。

遥知地主曾悬榻,难别林僧为过桥。

拾得偶来劳见讯,八公能隐不须招。

明朝结束寻君去,稳系腰间五石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至下城赠庞卯君

今来见面胜闻名,不枉泷西十日程。

得与王生初结袜,却教任子独沾缨。

玄谈每喜当前席,生计悬知在下城。

但得半间茅屋住,荷锄言就鹿门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下城洞晚眺

云路千岐水一涯,诸峰合作青莲花。

檐低远荫迎斜日,门对奔流送断槎。

石窦自舂临瀑碓,坑田长转出云车。

山翁招手溪桥去,指点寒皋好种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