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词(其二)

斜倚银床理玉筝,数声子夜不胜情。

晚风莫送东邻去,多少愁人梦不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闺房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环境渲染,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首句“斜倚银床理玉筝”,画面感十足,女子斜靠在银制的床榻上,轻轻拨动着精致的玉筝,这一动作既展现了女子的优雅姿态,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思绪万千。接着,“数声子夜不胜情”一句,将时间定格在深夜,女子弹奏的筝声在寂静的夜晚回荡,似乎无法承载她复杂的情绪,流露出深深的忧伤。

“晚风莫送东邻去”,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晚风,作为情感的载体,希望它不要将女子的思绪和情感传递到东方邻家,这既是对邻家男子的间接暗示,也是对自身情感的一种保护,表现出女子内心深处的羞涩与矛盾。

最后一句“多少愁人梦不成”,直抒胸臆,点明了女子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状态。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愁绪,也暗含了对所有同样处于思念之中的愁人的共鸣,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广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夜晚场景,展现了古代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与复杂,同时也传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13)

曾鸣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仓冈夕照

返照仓江麓,涌金门外看。

鸣钟诸品静,纤月万峰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阙题

层岩突兀倚江流,日落山门泊客舟。

古寺迥悬残照里,寒钟半落碧峰头。

攀穷曲磴诸天近,路入空云五月秋。

云水可能分半榻,他年应为买山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杂诗

狐白足禦冬,贵其服无斁。

何当大火流,忽以代絺绤。

物性自有常,时序忽复易。

人生一世间,岂能调众适。

朝为人所推,暮为人所嫉。

重之即丘山,轻之比蝉翼。

自非金与石,焉能不销铄。

唯当慎尔仪,守一永不忒。

形式: 古风

闺怨

那年离别去,只道投京国。

京国人不归,音书到塞北。

少年夫妇不同欢,纵使封侯有何益。

还家拜母心内伤,何不当时委道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