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陵武帅李奭时叩殿帅为易宪章求书碑(其一)

江南无此一雄藩,稳称将军小踞蟠。

韬略世传天下少,棣华鼎峙帅臣难。

狂胡要使如灰灭,中国先须大器安。

惨惨尘沙天欲雪,北风凛凛剑芒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江南没有这样的强大藩镇,他稳坐将军之位如同盘踞的猛兽。
他的韬略被世人传颂,世间罕见,像棣华一样并立的帅臣难以寻觅。
狂妄的胡人想要被彻底消灭,首先要确保中国的根基稳固,大人物必须安定。
战乱的尘土和飞雪弥漫,北风吹过,剑光闪烁,寒意逼人。

注释

雄藩:强大的藩镇,指有权势的地方势力。
小踞蟠:稳坐如盘踞的猛兽,形容地位稳固。
棣华:古代兄弟间以棣、华比喻,此处象征杰出的人物。
帅臣:指有权势的军事或政治领袖。
狂胡:指侵略者或狂妄的敌人。
大器:指国家的重要支柱或关键人物。
惨惨尘沙:形容战乱中的景象,尘土飞扬,环境恶劣。
剑芒寒:剑光闪烁,象征着紧张的战斗气氛和严寒的天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威严与才能,以及他在江南地区的重要地位。诗中的“无此一雄藩”表明这位将军是独一无二的,能够稳固守卫疆土。“韬略世传天下少”则强调了他高超的军事智谋,这种才能在天下难寻。

接下来,“棣华鼎峙帅臣难”可能是在形容将军所处的地位险要,需要有能力的人来守护。紧接着,“狂胡要使如灰灭”显示了这位将军对抗外敌的决心,将那些蛮族像尘土一样消灭。而“中国先须大器安”则表达了国家在面临外患时,首先需要的是有远见卓识和宽广胸怀的大人物来安定。

最后两句,“惨惨尘沙天欲雪,北风凛凛剑芒寒”描绘了一幅战前紧张的氛围,天气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北风凛凛,剑锋上布满了寒意。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刻画,也象征着战场上的严酷和紧迫。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及其才能的赞美,以及对战争氛围的渲染,展现了一种坚定与冷静的战争准备状态。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谒郭马帅

千金买骏马,百金市蛾眉。

长安酒家楼,挥洒惊人诗。

天子不得臣,公卿气吞之。

俯视儿女辈,自诡男子奇。

谁知金陵都,五年重来兹。

黑貂日以敝,尘埃鬓成丝。

故人风雨散,知己今为谁。

郭侯山西英,而有熊豹姿。

巍峨西忠庙,乔木人所思。

垂芳到云仍,大将奕世为。

兄弟各三衙,父子步武随。

万户侯冠军,金印何累累。

虽然平戎策,终郁未得施。

方今群胡扰,似觉虏运衰。

达靼军其西,会以蒙国斯。

蛇豕互吞噬,干戈极猖披。

盗贼毛猬起,敛民及刀锥。

父老思汉官,壶浆傒王师。

吾君自神武,妙算出筹帷。

收揽天下才,尺寸不可遗。

机会一日来,恢复此其时。

况如郭侯者,礼贤正谦卑。

使之会云龙,列城归指麾。

安知古中原,不使同驱驰。

过也久沦落,狂名诸公知。

然亦壮心胆,志慕鞭四夷。

脱靴呼将军,举扇障元规。

有音世不赏,诗酒聊自嬉。

霜风忽无情,一夜冷彻肌。

高卧百尺楼,闭门无晨炊。

起视匣中剑,依旧光陆离。

有恩或可报,一死所不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雪晴游惠山

松杉如立密当门,长在山中管送迎。

栖石草根留雪在,响阶檐溜滴春声。

簿书拨置君能到,碑刻摩挲眼倍明。

欲作小诗无好句,只题年月记经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奉贺太尉丞相康里公受苑马上尊对衣之锡督䟎海漕

上公仗钺维藩壮,天子临轩锡马蕃。

金织云龙衣一袭,黄封蜡蚁酒双樽。

朝廷有待供军饷,海阃应思荅圣恩。

将相兼权真注意,好平南服救中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悲淮南

淮民穷到骨,忍复搥其肌。

不知铁钱禁,作俑者为谁。

行商断来路,清野多流离。

主人日边来,四牡驱以驰。

或云易之是,或云收之宜。

几人困往返,遂逐文书移。

救焚卒无策,燎火久益滋。

缅怀征搉初,山海煮摘时。

虽云便公家,亦复挠其私。

今者纵虎豹,而使渴与饥。

萧萧芦苇林,日夜边风吹。

悲哉淮南民,持此将安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