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谢䃮渰

蒹葭曼衍浪萦回,波面虽平路不开。

沟渎行舟休剡木,坳堂浮芥欲胶杯。

人如凫雁俱游耳,江有鱼龙安在哉。

但说渰名吾亦畏,辅渠有路莫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芦苇丛生,水波荡漾,道路却难以通行。
沟渠中的小船无需用竹木加固,浅滩上的浮萍仿佛要粘满杯子。
人们如同野鸭和大雁一样只是游玩罢了,江中鱼龙又在哪里呢?
只谈论淹没的事物我也感到害怕,沿着辅助渠道有路,但请不要再来了。

注释

蒹葭:芦苇。
曼衍:蔓延。
浪萦回:水波荡漾。
路不开:道路不通。
沟渎:沟渠。
行舟:乘船。
剡木:用竹木加固。
坳堂:浅滩。
浮芥:浮萍。
凫雁:野鸭和大雁。
游耳:游玩。
鱼龙:比喻水中生物。
安在哉:在哪里呢。
渰名:淹没的事物。
畏:害怕。
辅渠:辅助渠道。
莫重来:不要再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岳珂经过一处名为谢䃮渰的地方,对眼前景象的观察和感慨。"蒹葭曼衍浪萦回"形象地写出芦苇丛生、水波荡漾的湿地景色,暗示道路难行。"波面虽平路不开"进一步强调了水面平静但实际路途阻塞的特点。

"沟渎行舟休剡木",剡木是指削尖的木头,暗示舟行困难,不宜使用简易工具。"坳堂浮芥欲胶杯"则以浮萍比喻人生短暂,暗示时光易逝。"人如凫雁俱游耳"表达出诗人随波逐流、无所适从的心态,与江中的鱼龙相比,更显人的渺小。

"江有鱼龙安在哉"借江中生物寓言世事变迁,引人深思。最后两句"但说渰名吾亦畏,辅渠有路莫重来",诗人表达了对淹名(名声淹没)的畏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这个地方再次涉足的犹豫,暗含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过雁汊

骈集千艘岸,喧挐百吏声。

黄旗优仕贾,白夺困商程。

吴楚方忧蹙,研桑谩计赢。

坐观还一笑,关市古无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问道宜兴二首(其二)

粹仪夹绽盛花钿,人说先朝祀玉仙。

罨画有溪春不老,炼丹无灶古空传。

乞灵剩拟羞蘋藻,养性何劳学汞铅。

书閤苍龙应不远,为君重写白云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问道宜兴二首(其一)

买田阳羡说东坡,想见溪山胜槩多。

曾是中营誇绣帽,尚传遗庙锁雕戈。

斩蛟义槩人犹记,化蝠仙踪事易讹。

我欲问津先访古,古灵题迹试摩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初还故居

元是庐山莫逆交,宫亭西畔着衡茅。

盟鸥似怯经新浪,怨鹤还知宿故巢。

一沼种莲衣可制,万竿脱箨杖轻敲。

不须海若逌然笑,乞与杯堂乐芥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