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其三)

慨余徒就老,羡子早驰名。

幽谷迁莺语,九皋孤鹤声。

课蒙聊给膳,教子力勤耕。

身世相忘久,山猿总不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春和(其三)》。诗中以“慨余徒就老,羡子早驰名”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华流逝的感慨与对他人年轻有为的羡慕。接着,“幽谷迁莺语,九皋孤鹤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通过莺鸟与鹤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随后,“课蒙聊给膳,教子力勤耕”两句,转而关注教育与家庭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子女成长的关心与期望。最后,“身世相忘久,山猿总不惊”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春和(其四)

念子身宜隐,忧时志复存。腾章吐■语,索句发奇言。

燕雀争栖闹,豺狼斗食喧。

宁知陶靖节,适意向田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春和(其五)

郑生瑚琏器,曾住此林丘。

死骨今埋土,新阡谁树楸。

百年愁莫遣,一梦乐诚优。

惟念双亲老,无能为尔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处州教授苏平仲先生(其一)

怀旧轻千里,无书远七年。

论心思尽地,会面极升天。

名重连城价,文雄万斛泉。

何时絮卮酒,纪德浦阳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处州教授苏平仲先生(其二)

旧习深知误,虚名久自羞。

故人犹比数,文苑昔同游。

婺女遗言绝,胡公学制优。

料君施善教,才俊满南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