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入西斋院示释子恒璨

僧斋地虽密,忘子迹要赊。

一来非问讯,自是看山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僧人的居所虽然隐蔽,但忘记你的足迹却很难。
不是特意前来打听消息,只是因为想欣赏山中的花朵。

注释

僧斋:僧侣居住的斋房。
密:隐蔽,不为人知。
忘子:忘记你的足迹,此处‘子’代指访客。
迹要赊:足迹难以抹去,意指难以忘怀。
一来:一旦到来。
非问讯:不是为了询问消息。
自是:只是。
看山花:观赏山中的花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偶然进入僧房,与僧侣相处的情景。"僧斋地虽密,忘子迹要赊"表明僧人的居所虽然狭窄,但内心却宽广,不为世俗之事所困扰,甚至连自己的脚步也仿佛遗忘了。"一来非问讯,自是看山花"则表现了诗人在这里的从容自得,即便是偶尔到访,也不是为了打听什么消息,而是在享受大自然之美,如同欣赏山中的花朵一般。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uxtaposition的手法,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诗人韦应物在唐代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这首诗正体现了他这种风貌。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宿永阳寄璨律师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寄庐山棕衣居士

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

俗客欲寻应不遇,云溪道士见犹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寄诸弟

岁暮兵戈乱京国,帛书间道访存亡。

还信忽从天上落,唯知彼此泪千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寄黄尊师

结茅种杏在云端,扫雪焚香宿石坛。

灵祇不许世人到,忽作雷风登岭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