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

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

匈奴系头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汉朝军队乘着北风,击鼓西进,打败了犬戎。
你跟随汉将出征,如同割草般轻易取得战功。
君王握剑凝视边疆,旄头星已消失在胡天之上。
匈奴的首领应当所剩无几,明年应会有人入主葡萄宫(指宫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汉家兵马北征匈奴的壮观场景。开篇“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军队在北风的掩护下,以鼓声为伴,向西方进击敌人的气势磅礴。这里的“犬戎”是古代对匈奴的一个贬称,通过这样的字眼,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汉族军队的自豪和对敌人的蔑视。

接着,“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这两句则转向个人行动,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或朋友(族弟绾)跟随汉将征战、凯旋而归的期待。其中“剪虏若草”形象地描绘了军队所向披靡的场景,显示出对于敌人的轻视和征服的信心。

“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这两句诗则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整个战役,表现了君主或统帅在宫中关注着战争进展,同时也透露出对胜利的期待。这里的“旄头”指的是匈奴人特有的发型,而“已落胡天空”则隐含着匈奴势力的衰退。

最后,“匈奴系头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这两句诗预示了对敌人的彻底胜利,以及对于未来和平的展望。其中“系头”可能是指匈奴人投降时的象征性行为,而“蒲萄宫”则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常与和平、安宁相关联。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以及个人行动和君主关切的表现,展现了一个强大的汉族军队在北方边疆取得胜利的壮丽画面。同时,也传达了对于战后和平生活的向往。这是一首充满民族自豪感和战争激情的诗篇。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送族弟凝至晏堌

雪满原野白,戎装出盘游。

挥鞭布猎骑,四顾登高丘。

兔起马足间,苍鹰下平畴。

喧呼相驰逐,取乐销人忧。

舍此戒禽荒,微声列齐讴。

鸣鸡发晏堌,别雁惊涞沟。

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水国郁蒸不可处,时炎道远无行车。

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形式: 古风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鍊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綵虹。

形式: 古风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

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

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

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