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寄元美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

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

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

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寄元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历史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首联“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以苕水之书信比喻友情的传递,将苕水与黄河并提,通过对比黄河的浑浊,暗示了世事的复杂与人心的多变。同时,“王孙”一词借用了楚辞中的典故,象征着远方的朋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颔联“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运用了“五湖四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中岳指的是嵩山,此处借指朋友所在之地,诗人不敢自居高位,体现了其对友情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

颈联“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以西施和如姬这两个历史人物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真正知音的渴望。西子是古代美女,如姬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侠女,诗人认为在当今世上难以找到像她们那样的知己,但同时也肯定了某些朋友的忠诚与情谊。

尾联“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通过“三馀”(指冬夜、夏夜和雨天,古人利用这三段时间读书学习)和“夷门”(古代城门之一,常用于比喻进入或离开某个地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同时,通过“风尘”一词,描绘了世事的变迁,强调了友情在动荡时代中的宝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怀蒲圻魏使君(其一)

赤壁黄矶锦不如,故人家傍武昌居。

蒲生太守裁鞭后,竹拥郎官赐管馀。

遣兴几篇司马赋,衔冤一纸乐羊书。

楚材堪已推三晋,那得长悬刺史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怀蒲圻魏使君(其二)

归来高卧叔牙山,恰尔分符出汉关。

一顾青云生海上,千秋白雪在人间。

非时按剑投珠起,无意偿城抱玉还。

所以离骚长苦怨,楚臣容易老红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怀蒲圻魏使君(其三)

摇落谁怜作赋才,高秋无处不悲哉。

大王自啸雄风起,神女长携暮雨来。

非有上林吞梦泽,至今江汉绕兰台。

武昌月满南楼夜,安得青樽共我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东陂同许殿卿陆南道函灌甫兄弟赋

散发东陂月满庭,王孙春草雁池青。

平台吹合风先起,竹苑樽开酒旋醒。

自愧长卿工作赋,谁怜子政老传经。

明朝莫报高阳会,不定江湖是客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