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春卿之官湘阴

乾霜落丹枫,潮水清且浅。

雅志君山高,离思湘江晚。

利名登津要,孤介分疏远。

来暮彼虽嗟,去思此难挽。

何当升台端,绣斧烦临遣。

形式: 古风

翻译

寒霜降落红枫叶,江潮清澈又水浅。
高尚的志向如君山峻峭,离别的思绪在湘江傍晚滋生。
追求功名如同抵达重要渡口,你我因孤傲而关系疏远。
来日黄昏他们虽然感叹,但离去的念头我难以挽留。
何时能登上高位,期盼您亲赐绣斧以派遣重任。

注释

乾霜:严冬的霜冻。
丹枫:红色的枫叶。
潮水:江水。
清且浅:清澈且水位低。
雅志:高尚的志向。
君山:像君王般的高山。
离思:离别之情。
湘江:湖南的著名河流。
津要:重要渡口。
孤介:孤傲独立。
去思:离去的念头。
难挽:难以挽留。
升台端:登上高位。
绣斧:华丽的斧头,象征权力。
烦临遣:烦请降临并处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乾霜和丹枫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凄清而深沉的氛围。"乾霜落丹枫",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意渐浓,枫叶由红转黄的景象,寓含着时光流转的感慨。

"潮水清且浅"进一步强化了秋水的清澈,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澄明与对友人离去的期待。"雅志君山高",将友人的高尚情操比作高峻的君山,表达了对其品格的赞美。

"离思湘江晚"则直接点出送别的主题,湘江的傍晚增添了离别的哀愁,也暗示了友人即将开始的新旅程。"利名登津要",祝愿友人在仕途上取得成就,但同时也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艰难。

"孤介分疏远"表达了对友人孤傲性格的理解,以及因距离而生的疏离感。"来暮彼虽嗟,去思此难挽",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何当升台端,绣斧烦临遣",期盼友人早日登上高位,施展才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仕途的关切和对自己未能挽留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离别的伤感,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送别诗的典型特点。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张子野

江淮落南俯闽峤,山水相背风马牛。

间关草就北征赋,日暮弹铗君何求。

袖中漫刺通姓名,犹及庆历思中州。

子京永叔老交友,白首莺燕陪风流。

今无花月听水调,但见满目森戈矛。

长歌送君万里游,天荒地老令人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张仲实

持斧上东山,伐木鸟群呼。

道义不相敦,朋友良可无。

嗟我聚糠秕,从君味膏腴。

方辔蹈先轨,联绶趋正涂。

事功期远致,诗翰亦小娱。

但令交久长,不恨别须臾。

岁律阴峥嵘,客程路盘纡。

人事况寡欢,月异时复殊。

疏梅忆孤屿,新柳怀清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李义夫出游二首(其二)

少年有志东山卧,晚岁方图北海游。

糊口饥宁甘半菽,拄胸气尚食全牛。

问唐元振今谁在,欲赵平原何处求。

赤白洪崖两相厄,不妨诗句各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李义夫出游二首(其一)

与君丱角志相期,岁晏行藏各有违。

老树晚花空自媚,秋林病叶更先稀。

时情淡薄元无味,世路艰危总是机。

门外北风吹自冽,旅人琐琐欲安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