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题雪观用方孚若韵

才见春从沙际归,堂堂背我迅于飞。

病馀窥圃心成怯,老去登楼力苦微。

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

山川信美非吾土,强作清吟祗遂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曾伯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境遇的感慨。

首句“才见春从沙际归”,用一个生动的画面描述春天到来之迅速,"春"这里代表着生命力与希望,而"沙际"则是一种边缘、过渡的地带,意味着春天是从远方、边陲之地回归。诗人可能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新生事物的期待。

紧接着“堂堂背我迅于飞”,"堂堂"形容春天气象之雄伟与壮丽,而"背我"则暗示了一种疏离感,似乎春天的到来并没有给诗人带来喜悦,反而加深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落寞。这里的"迅于飞"形容速度之快,也可能象征着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

第三句“病馀窥圃心成怯”,诗人自述身体虚弱,精神不振,以一种颓废的心境去观察园圃。"病馀"表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而"窥圃"则是他对生活的关注点,"心成怯"则透露了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接着“老去登楼力苦微”,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华渐老,连登高处望远也变得力不从心。这句话不仅描绘了诗人的身体衰弱,也隐含了一种对时光流逝、无力回天的无奈。

"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岸柳"和"海棠"都是诗人所处环境中的植物,它们在春季的生长状态,虽受到了天气变化的影响,但依然保持着生命力,这与前文中诗人的颓废心境形成了对比。

最后两句“山川信美非吾土,强作清吟祗遂非”,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却感觉到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强作清吟"则是他在这种异乡漂泊之感中的自我安慰,试图通过吟咏诗词来缓解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但这也只是一种逃避,终究无法完全融入这个环境。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思,同时也是他对自然美景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一种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招里巷诸友和韵

小有家林适,归来已恨迟。

引杯怀楚舞,饱饭和陶诗。

慷慨多新语,绸缪半旧知。

夜深桥雪滑,亟命短筇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枕上偶成

官辙驱驰遍四郊,老来于此尚投胶。

绸缪先事心为碎,展转中宵睫不交。

贪鼠驱无容出穴,惊乌疑恐弗安巢。

灯残衾薄新寒力,听彻更筹五五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和刘舍人咏鞦韆

院落阴阴捲昼帘,綵绳高挂矗青天。

纤腰对蹴争先起,香汗交流倦欲眠。

花畔惊呼簪珥坠,柳梢时出綵罗鲜。

可怜墙外行人恼,应费长安酒价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饯章漕乐语口号

来湘话浙倍绸缪,天路风高借莫留。

不俟驾行何惮暑,适逢圭觐恰当秋。

登仙堪羡星辰履,归老终寻雪夜舟。

公到甘泉陈大计,毋忘膏雨泽南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